作为智能电网建设和发展核心环节的智能变电站建设,在我国已经走过近7个年头。目前,其建设和发展水平如何?随着新一轮能源革命开展,接下来的智能电网建设和发展的重点是什么?近期,本报记者带着以上问题,采访了二次设备的龙头企业、长期致力于智能变电站研究与开发工作的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南京国电南自自动化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刘颖。
智能变电站是坚强智能电网的基石和重要支撑,是承载和推动新一轮能源革命的基础平台之一。“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坚定地推进智能变电站建设。我国智能变电站建设成果在国际推广时,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兼容性。在当前以及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会大力开展智能变电站配置工具和配置文件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刘颖告诉本报记者,未来智能变电站将助力实现微电网与特高压骨干电网协同发展、电网与用户友好互动,从而促使智能电网更好地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我国智能变电站适应性和兼容性强
“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的变电站。”刘颖介绍,近年来,我国 一直在大力推进智能变电站发展建设。
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发布《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企业标准,首次明确了智能变电站定义,并对智能变电站发展思路、建设理念提出了系统性要求。2012年,经修订更新后,该标准成为国家标准。自此,我国智能变电站建设发展有了有效指导。
“在‘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大力开展智能变电站试点工作,建立了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基本理论、技术标准体系,积累了众多的建设经验等,奠定了全面推广建设智能变电站的基础。”刘颖说,自2013年起,国家电网公司开始创新变电站工程建设模式,开展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建设,推行“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2014年,国家电网公司又启动了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试点建设工作。
刘颖介绍,截至2015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共建设约2800座智能变电站。“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还将继续推进智能电网和智能变电站建设,预计会再建8000多座智能变电站。
“需要特别说明一点,目前,国外对智能变电站尚未有明确的定义和统一的认识。但在欧洲,采用由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的IEC61850标准的变电站,总体上都被称为‘下一代变电站’。”刘颖指出,自200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陆续引进、翻译、转化并发布IEC61850标准以来,该标准已经在我国数字化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大量应用,逐步成为我国智能变电站乃至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基础。 “事实上,因基本国情及自身发展重点的差异,各国对于智能变电站内涵的认识,更多的是关注局部或特定的领域。”他表示这也就意味着,今后,我国智能变电站建设成果在国际推广时,将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兼容性。
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是下一步发展重点
现阶段,由于电力需求持续增长,我国智能变电站的发展重点在于工程建设。
但在欧洲国家,由于电力需求相对稳定,电网建设速度较慢,其老站改造和升级的需求更为强烈。在这一背景下,欧洲国家智能变电站的发展,更多的是致力于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变电站及电网的利用效率。
“可以说,在积极推进智能变电站工程建设发展方面,我国是走在国际前列的。”刘颖介绍,欧洲国家的电网公司多是商业化运作,在高效经济的驱动下,其发展智能变电站的最直接的动机就是降低总成本(包含前期设计、建设成本和后期运行、维护成本),其次是提升设备功能的集成和服务质量,最后是实现电网可靠性、新能源的便捷接入等。这和我国首要追求高可靠性、安全性的目标截然不同。
事实上,欧洲国家智能变电站当前以及未来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这需要谈到已成为我国智能变电站乃至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建设基础的IEC61850标准。”刘颖说,欧洲34个国家的41家输 电运营商(TSO)组成的欧洲互联电网组织ENTSO-E也认为,IEC61850标准是未来变电站发展建设的基础,呼吁全面推广应用。但由于需求、投资等方面的影响,欧洲国家基于该标准的工程应用相对较少,对此标准工程应用的推进力度也小。这已经成为阻碍其智能变电站发展的重要因素。
刘颖介绍,为了进一步推进智能电网发展进程,目前,国内正在大力开展智能变电站配置工具和配置文件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由于有统一的指导和协调,尤其是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早期组织设备厂家开展了6次互操作试验,当前不同厂家之间的互操作有了良好的基础。”他表示,综合以上来看,我国智能变电站工程建设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上一篇: 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正式成立
下一篇: 海南电网246个项目改造明年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