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业界视为“能源互联网元年”的2015年已经棋至末盘,而很多在年初时意气风发的公司却仍然没有找到这一综合型行业的入口,在多数人还在为宏大且模糊的概念争执且困惑时,以销售通信设备为主业的华为已经开始迅速布局,在不同的人看来,能源互联网有着不同的含义,那么,在华为眼里,如何通过互联网来进入森严壁垒的能源行业呢?
突破口:物联网
能源与互联网的结合往往有两种方式,如果以互联网为描述主体,它指的是能源的互动化、双向化贸易。如果是以能源为描述主体,则指的是利用IT技术来提升能源行业的效率。在目前的体制与技术下,能源与互联网的结合,大都表现为第二种,也就是“互联网化的能源行业”。
需要指出,根据环节不同,“互联网化的能源行业”往往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贸易与销售环节,它通常体现为电子商务,例如目前热门的煤炭和LNG线上交易。而在生产与运输环节,它通常体现为物联网,例如通用电气的“工业互联网”,以及华为的“能源解决方案”。也就是将设备用互联网连接起来,而其具体的运行则可以梳理成三个步骤:
第一步,利用传感器收集设备运行中所产生的海量数据(也就是“大数据”);
第二步,利用大容量、高速度的网络将这些大数据传输到指挥中心;
第三步,指挥中心分析大数据,最终给出解决方案。这也是“华为能源解决方案”名字的由来。
尽管原理类似,但是,“能源解决方案”与“工业互联网”一个关键的差别在于:制造工厂的位置通常比较灵活,它既可以地处市内,也可以落位郊区,相比之下,能源的生产基地和运输通道为了靠近资源,大多数时都布局偏远地带,而这些地方的通信信号往往是非常薄弱的。
在这方面,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挪威的北海油田。由于海上油井离岸过远,与陆地通讯困难,无论是敷设海底光缆,还是租用卫星通讯,费用都非常高昂,这使得油田方面只能采用直升机运送硬盘的方法输送数据,但是,这种传统而低效的方式显然并非长久之计,因此,挪威通信公司Tampnet找到了华为,期待后者能够助其应对这一窘迫的局面。
华为将会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呢?
通信网的渗透
接到任务后,华为很快发现,Tampnet的束手无措不是没有理由的。北海油田不仅离岸极远,而且风力很大,更有着严格的防爆要求,想要在此架设稳定顺畅的通信网络,对技术要求相当之高。在经过对多轮的讨论与研究后,华为最终为Tampnet提供了“海上平台LTE无线覆盖方案”:
首先,提供宏基站、微基站、分布式基站,供客户灵活选择,有效解决油井上空间狭窄问题,运输方便、安装简单的问题。
其次,通过华为的优势产品DBS3900提供BBU生活区安装、RRU近塔安装,先进的技术优势如MIMO,接收分级,高增益天线及带外置天线的CPE终端,最大程度提高MAPL,增加覆盖范围。
此外,为减少后期维护,华为还将方案进行了优化,比如提供统一网管等进行统一设备管理,减少人工维护工作量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全球第一个基于LTE技术的离岸通信网络应用,它不仅有效解决了油轮、钻井平台、FPSO(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和陆地之间的语音通信和生产数据回传问题,而且还成功延伸了Tampnet的通讯业务,也就是向过往的船只和游客提供语音和数据服务,从而为其增添了新的盈利点。对此,Tampnet的CEOSvensson表示:“与像华为这样的市场领导者合作令人非常兴奋。在如此极端的条件下,运用他们的技术,提高了我们的数据速率,这使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领域接触到更多的用户、并开发新的应用,我们的海底基础设施产生的收入将迅速增加。”
挪威北海油田一役固然经典,但它只是华为在能源领域庞大棋局中的其中一子。依靠强劲的通信业务,目前华为已经渗透到了煤、电、油、气行业的各个环节:例如矿山、油田、炼厂等生产基地,以及铁路、管道、电网等运输通道,不过万变归宗,无论在是哪一行业,华为实际上都是在致力于完善物联网系统的两大关键步骤:
在信息收集上,华为通过视频探头来监控实况,同时还利用传感器来定位并收集信息。这就像观众不仅可以看到比赛的直播,还能随时查阅技术统计数据。从而全面有效地反映出前沿情况。
在信息传输上,根据不同的下游需求,华为往往会给出不同的产品与服务:如果能源企业侧重于网速与可靠性(例如数据庞杂的电力调度数据网),则为其配备容量大、高稳定性的有线网络系统。如果能源企业更追求经济性与覆盖范围(例如漫长的西气东输管道),则为其配备成本较低、布置灵活的无线网络系统。
华为的横向布局是如此庞大,而在纵向上也相当深入,在互联网+颠覆一切的当下,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华为会成为传统能源行业的重塑者吗?
旧秩序的颠覆者?
单从技术的角度看,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一般来讲,能源效率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技术效率,它取决于设备的先进程度,属于被动属性,例如大容量的火电机组可以有效降低煤耗;二是运营效率,它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水平,属于主动技能,例如水电站可以通过丰蓄枯发来减少弃水。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目前的中国能源企业的技术效率比较领先,而运营效率的提升潜力还很大。仅在生产一线与指挥中心进行信息交流的环节上,就有两处亟待改进之处:
一是信息收集环节,目前不少企业通过人工抄表来记录数据,但这种方式传递的信息片面且滞后。
二是信息传输环节,由于厂区位置偏远,网线容量不足,很多能源企业经常会出现信号不好(如煤矿,油气田)或是网速过慢(如电网公司)的情形。
这两种因素,使得中国能源企业内部经常无法实现顺畅有效的沟通,而华为的物联网系统,则可以为其带来全新的信息传输方式,从而帮助能源企业实现倍数级的运营效率提升。也许华为主观上并无重塑能源行业的野心,但它的物联网技术却是有着颠覆性效应的。
作为一个主销通信设备的非典型互联网公司,华为与能源的融合,向业界传达出了这样一个信息:如果将能源互联网解释为“互联网化的能源行业”,那么,它的发展关键往往不在于体制,而更多地在于技术。对那些想要分享能源行业巨大蛋糕的互联网企业而言,顶层文件可能会产生若干刺激作用,但不是左右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而在认知图景上纠结更是只会让发展方针陷入混乱。降低对政策的预期,搁置对概念的争论,将主要的资源用于提升自身核心技术,才是真正精明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