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首个实现PM2.5空气质量达标的千万级人口的特大城市,深圳实现了蓝天、低碳和经济发展的多赢,表现令人瞩目,“治气”经验值得借鉴。
8月22日,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发布了《大气中国2016: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报告明确指出2015年中国161个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完成情况,在VOCs综合整治方面,北京、上海超额完成2015年治理目标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PM2.5超标的情况仍普遍存在,一些区域还面临臭氧污染加剧的问题。
深圳作为中国首个实现PM2.5空气质量达标的千万级人口的特大城市,2015年,PM2.5年平均浓度值继上年度达标后,又下一程,降低到29.8μg/m3。在经济发展难度日趋加大的今天,深圳因地制宜探索,实现蓝天、低碳和经济发展的多赢,表现令人瞩目。
成绩 诠释“库兹涅茨环境曲线”
10多年前,深圳的灰霾天数最高达187天,而去年仅为35天,是23年来最少;PM2.5最高浓度62微克/立方米,2015年降至29.8微克/立方米,比上世纪90年代还少,是11个2015年空气质量达标的全国城市之一。而2005年以来深圳GDP增长了3.5倍多,去年破1.7万亿元。
广东省省环境监测中心专家钟流认为,正是广东绿色发展的理念和举措不断强化,加快描绘出了“库兹涅茨环境曲线”(环境质量同经济增长呈倒U形曲线关系)的后半段上扬曲线。
深圳绿色福利持续增加,建设了全世界唯一一个位于城市中心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至去年底,深圳全市公园总数达911个,是全国公园最多的城市。深圳已建成2400公里绿道,总长和密度居珠三角城市首位。
经验 五大措施集中治气
事实上,深圳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来之不易,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负责人曾表示,大气质量能在较短时间内在全国大城市中率先全面达标,并保持不断改善的发展趋势,得益于10余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一系列正确科学的治污政策和措施。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结构优化。在政府政策引导下,水泥、造纸、平板玻璃、印染等重污染行业从上世纪90年代起逐步迁出了深圳地区,产业结构以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
二、在能源结构方面,深圳市坚持优质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发展战略。从2000年提出清洁能源战略到2015年,深圳用15年时间,配合系列政策的使用,将煤炭占比从38%降低至6.3%,大幅提高了清洁能源占比。
三、实施积极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根据深圳市环科院的测算,2007~2012年间,在减少约2.5万吨PM2.5当量大气污染物的同时,也协同减少了约226万吨CO2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四、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污染治理。截至2015年,通过补贴政策的实施,全市共提前淘汰黄标车30余万辆,完成16台发电机废气治理、1000余台工业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合计补贴资金超过17亿元人民币。除市财政投入外,各区政府每年也投入了大量配套资金用于污染治理与科研监测。
五、以严格的责任考核促进各部门合作。深圳市委、市政府将各项大气治理任务纳入政府主要领导环保实绩考核和年度治污考核中,将考核成绩与部门绩效挂钩,对考核名次末尾的领导干部明确一定时限内不得提拔重用。
此外,积极开展珠三角地区联防联控,切实推进行业污染治理,突破技术红线、加强经验交流,科学制定行业减排路线图等措施都是关键因素。
展望 PM2.5持续改善
“大气污染防治仍然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随着大气污染治理的深入,相对容易的措施已经普遍在实施,未来如果需要进一步提升大气质量,需要更加强有力地采取各项措施。”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表示。
下一阶段,深圳市、区环保部门将继续按照新大气法的要求,以产生挥发性有机物的涂装行业为重点,跟踪监督企业整改情况并开展复查,保持对违法排放挥发性有机物企业的打击高压态势,持续减排污染物,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同时,深圳还将制定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的战略规划,促进PM2.5和臭氧污染的科学同步控制,带头在所有行业、所有覆盖的区域全面推行VOC控制措施。
上一篇: 加快林业碳汇项目的储备与开发
下一篇: 新能源汽车能否继续“高歌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