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污染物减排工作,尤其是近年来推行的超低排放,正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肯定。
在8月22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举行的燃煤发电超低排放技术研讨会上,来自政府环保部门、环评机构、环保企业及电力行业人士在内的参会代表,普遍对电力行业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实施超低排放给予了高度评价,尤其对实施超低排放工程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新技术进行了重点关注和深入探讨。
2015年是电力环保历史性大跨越的关键年
中电联环保与资源节约部主任潘荔在会上表示,“纵观‘十二五’,在全国污染物减排总量指标中,电力行业作出的贡献是决定性的,其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贡献比重分别达到178%、182%。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电力行业污染物治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潘荔同时指出,2015年,电力行业污染物排放实现了历史最大降幅,电力环保事业取得了历史性大跨越。
来自中电联的数据显示,在电力主要污染物控制方面,与1979年峰值相比,2015年烟尘排放下降93.3%;与2006年排放峰值相比,2015年二氧化硫排放下降85.2%;与2011年排放峰值相比,氮氧化物2015年排放下降82%。
而在电力污染物的治理能力上,平均除尘效率已由1985年的90.6%提高到2015年的99.9%以上;每千瓦时排放量由10.5克将至2015年的0.09克;在二氧化硫的控制上,如果把具有脱硫作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算在其中,全国脱硫机组占煤电机组比例为100%,在排放水平上,二氧化硫排放绩效已从2005年的6.4克/千瓦时下降到2015年的0.47克/千瓦时;在氮氧化物的控制上,“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都有数亿千瓦火电机组完成脱硝改造,在排放绩效上,氮氧化物排放已从2005年的3.6克/千瓦时下降至2015年的0.43克/千瓦时。
无论是2015年电力行业污染物减排取得的历史最大降幅,还是电力行业污染物治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都指向了电力行业近年来正在大力实施的超低排放战略。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在会上表示,正是由于超低排放的实施,尤其是2015年全国掀起的大规模、大范围火电超低排放改造,才有我国火电污染物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快速提升,也才有2015年电力行业污染物减排取得的历史性大跨越,“这其中,不断涌现的能够有效支撑火电实现超低排放的新技术,是关键的一环。”
自主创新的超低排放技术大放异彩
烟尘排放浓度3.2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浓度14.7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排放浓度32.2毫克/立方米……这是记者在神华国华绥中发电公司主控室,看到的3号机组今年8月23日17时51分28秒的实时数据。很显然,与国家确定的超低排放标准: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超过5毫克/立方米、35毫克/立方米、50毫克/立方米相比,不仅达标,而且有较大幅度下降。
据该公司环保部门负责人马楠介绍,该公司4台机组近两年来相继完成节能环保综合升级改造,并经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测试,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指标优于燃气机组排放水平,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在二期3、4号机组改造过程中,我们采用的是清新环境公司研发的单塔一体化脱硫除尘深度净化技术,加装了高效的喷淋系统、增加了湍流装置,安装了管束式除尘器。工程竣工后经环保部门监测,完全达到超低排放的标准。”在当天的会上,神华安庆电厂、山西平朔电厂、京能盛乐电厂都对本厂超低排放改造工程进行了介绍。无独有偶,这三家电厂采用的技术也都是清新环境的单塔一体化脱硫除尘深度净化技术,且减排效果经环保部门监测显示均达到国家超低排放标准。
对于该项技术,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副院长朱法华在会上做《火电厂超低排放最佳可行技术指南》的演讲中表示,以湿法脱硫协同除尘作为二次除尘的超低排放技术路线,采用了旋汇耦合、双托盘、增强型的喷淋系统以及管束式除尘除雾器和其他类型的高效除尘除雾器等方法,协同除尘效率一般大于70%。其中旋汇耦合脱硫工艺在超低排放工程中应用广泛,已投运装机容量达到8863.5万千瓦。
“这种技术,是三种典型的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路线之一,其他两种是以WESP为二次除尘的、和以超净电袋为基础不依赖二次除尘的技术路线。”朱法华尤其对近年来我国火电减排技术取得的巨大进步给予了肯定,他表示:“‘十一五’以前,我国烟气治理技术以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为主,但最近几年,都是以完全自主创新为主,引领国内减排产业发展。”据悉,清新环境单塔一体化脱硫除尘深度净化技术,就是其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烟气集成超低净化新型技术。该技术在2015年火电超低排放改造及新建机组应用中均列前茅。
在该公司发布的今年上半年年报中,2016年前七个月已累计有87台、总装机容量4370.5万千瓦的火电机组采用该技术以达到超低排放目标。
上一篇: 充电桩摆样子 新能源汽车不能缺电
下一篇: 日本研发硅橡胶新型光伏电池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