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针对两个市的环保督察,问责223人,仅仅是这一数字,就足以使人对山西环保新政的力度感到震撼。
很多人并不知道,山西是全国最早提出环保一票否决制的省份,但这一政策并未得以真正落地。长期以来,由于受产业结构限制,环保难题一直与山西经济发展如影随形,虽然治污政策不断出台,环保部门倾力施为,但就效果而言,雷声大、雨点小往往是常见结果,很多环境问题无法根本扭转。此次新政甫立,便能掷地有声,究竟原因何在?
道理很简单,那就是环保新政使责任主体发生了改变,由过去环保部门单打独斗,转变为上级党委、政府对下级党委、政府进行督察,督察层面、督察对象、督察内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前不久,我省连续出台《山西省环境保护督察实施方案(试行)》《山西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关于全省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的通知》等重要文件,从机制层面对环保工作进行了突破性改革,其中,“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便是改革的核心内容。这就意味着,做不好环保,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就会“挨板子”“丢帽子”“进局子”。事实上,从顶层设计层面对环保一票否决制的落地作出了机制保障。
近日,欣闻晋城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晋城市环境保护督察实施方案(试行)》,切实落实地方党委、政府以及重点企事业单位的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加快解决当地突出环境问题。从督察到自察,应该说,省督察组的进驻,让我们看到了满意的阶段性成果,而撤出之后,我们更加欣喜地看到,一种自觉的长效机制正在形成。
环保督察在我省还会继续下去,我们有理由相信,雷声大、雨点小的环保现象将成过往,雷霆过后,必将是锦绣河山!
上一篇: 中国考虑将光伏电价下调幅度扩大至13%
下一篇: 空气重污染发生率或与去年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