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第288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布了一批不符合《公告》管理规定的相关企业和产品名单。超过55家企业,1300多款新能源车型被勒令暂停生产和销售。
此前工信部公布的第286批及287批公告中,被暂停的新能源车型产品仅6款,涉及的企业为3家。本批涉及的数量庞大,目前为止尚未有任何官方消息。
根据高工电动车网与多位车企内部人士的沟通,归纳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核查结果的披露和处罚执行,工信部对行业的清理和整顿开始加速,并且力度加大。
另一方面,大部分企业都有因为销量不佳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僵尸车型,企业选择不再继续缴费维护,主动放弃;同时,从去年底到今年,国家相继出台文件,对进入相关公告和目录的产品和企业均提出明确的技术标准和要求,一些不达标的车型公告被集中清理。
另外还有不愿具姓名的人士透露,还有许多车型因为原本配置了三元电池、日韩电池或者未进入目录的国产电池,企业为规避风险,选择放弃这部分车型。
行业清理加速
根据规定,企业的同一款车,因为不同的需要更换其中一款零部件例如电池、电控或者车桥等等,都需要重新申请一款车型公告。
如此以来,同一个车型便会衍生出十多个车型公告。两至三年累积下来,有些企业旗下的车型公告可能会超过百辆或者数百辆。
“本批被停产的数量高达1000多台,这其中有许多僵尸车型,占用了极大部分公告资源,工信部也开始集中清理。”南京金龙产品总监黄福良介绍,依据行业内原本乐观预计,国家将会在2018年完成对行业洗牌和清理,但根据今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各项政策和措施来看,国家的清理开始提前,并且力度也在逐步加大,各个从层面在不断的调控和约束企业行为。
首先,对于申请公告的车型,均有强制的各项技术指标,例如能耗指标、安全性能等等;例如 2015年12月,中机中心发布的关于开展2016-2020《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厂推荐车型目录》其中对电动专用车货车要求百公里电耗不超过10KWh,电池系统总质量不超过整车整备质量的25%等等。
今年8月份,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重新修订后再次发布,其中对征求意见稿提高了企业的准入门槛,在产品方面,在车载能源和驱动系统的集成、匹配能力,在设计、仿真、试验验证等方面相应增加或提高了要求。
6月8号工信部宣布即将发布的《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都对电动客车在涉及、生产、安全标准等各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指标。
另外据了解,根据《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办法》,工信部还对车企的生产产品一致性定期监督审查。
“不符合上述规定标准和要求的车型将会被淘汰,或者企业也会主动放弃生产。”黄福良表示。
另外也有人士向高工电动车网透露,如果在产的车型一年内出厂合格证打印不超过1000台,也会被取消公告资格。
企业表示并无太大影响
根据前面提到的,车企往往会根据开发的一个车型,配备不同的零件而衍生出无数的车型公告,这一方面有市场需求,更多的是一种无奈。造成了极大的成本浪费。而这已经成为客车领域的一直普遍现象。本批被停产的车型,新能源客车就高达1000多款,成为重灾区。
业内人士透露,车企有时候为了促成一笔在某个局域市场或者某一个大客户的订单,往往需要按照要求配置指定的零部件。由此,企业便需要根据该笔订单重新为车型申请一个公告。
另外,车型更新换代,或者某个车型销售情况较差,企业变会放弃该车型的生产和销售。长期以来,便会形成许多上述所称的“僵尸”车型。
长期积累,甚至一些小型客车企业或者改装车厂也会有数十款车型公告,而且大部分都会成为僵尸车型, 如此一来,工信部一次性清理出1300款公告车型,在客车行业里也也显得不足为怪,并未引发太大的波澜。
“这其中,其实有大部分是企业原本打算放弃的车型,”新龙马汽车销售总监吴群雄表示,对大部分企业来说,这些车型停产并不会企业太大影响。
整体来看,被清理掉的大部分是2014和2015年的申报的僵尸车型,2016年的车型涉及较少,客车行业人士基本表示并没有伤筋动骨。
黄福良介绍,在2016年年初,大客车企业就提前做了应急预案,判断市场趋势,对存在风险或者市场反映冷淡的车型本身及时停掉生产和原材料的采购。并及时调整车型和配置同时申报目录。
但对于一些小企业来说,受政策调整的影响非常被动。因为小客车企业无论是技术储备、研发能力、资金实力等方面较弱,战略布局往往不会太长远,应对周期和能力相对较弱。
例如少数企业本批被停掉车型甚至占到90%,可能只剩下一两款车型被允许生产销售。如果后期新车型没有及时跟上,相信销售方面会受到较大影响。严重的话,甚至会在这次清理中淘汰出局。
上一篇: 中石油变身售电巨头的可能性有多大
下一篇: 新能源物流车将成城市配送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