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家全面推行去产能和减量化生产政策,煤炭产量持续降低,前三季度原煤产量同比减少10.5%。在“迎峰度夏”期间,全国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全社会用电量大幅增加,拉动电煤消耗大量增长。煤炭市场出现了阶段性转变,煤炭价格企稳回升。
经过前期的大量消耗,煤炭社会库存明显下降,进入九月份,电厂补库存需求强烈;而南方水电库容又偏低,水电出力不足,火电负荷高于往年。同时,公路运输实施“限载”政策,大秦线进入秋季检修,运煤量出现短期缺口,煤炭供应总体偏紧,东北、西南、华中地区出现供应紧张局面。市场对价格上升的预期不断强化,推动了煤炭价格的持续性上涨。
随着冬天的临近,煤炭供应会不会出现短缺?煤炭价格还能“飞”一会儿吗?对此,我们注意到,除了需求面的变化,煤炭的供给面也迎来了明显的转变。
首先,国家保证煤炭供应有举措。据国家发改委数据,全国目前通过减量化生产和治理违法违规建设控制了约10亿吨产能,这部分产能可以根据市场变化有序释放。为应对煤炭供应短期紧张问题,9月8日国家开始启动“稳定煤炭供应、抑制煤价过快上涨预案”的二级响应机制,日增产约30万吨;9月23日又启动一级响应机制,日增产约50万吨。10月1日起,国家再增加一批安全高效的矿井参与产能释放,日新增产能约100万吨。据最新数据显示,10月中旬,国有重点企业煤炭产量达4900多万吨,创今年4月份以来新高,环比9月中旬回升13%。据悉,国家增加煤炭供应的措施在不断强化,预计后期煤炭产量将大量增长。
其次,铁路保证煤炭运输有能力。10月20日,铁路总公司下达调度命令:要求全路所属铁路局优先安排电煤等重点物资的装车。在吉林、川渝、两湖等重点区域,特别加大了电煤运输保障力度。而在秋季检修结束后,大秦线后期的单日运力将达到120万吨以上,较检修期间增加20万吨左右,这将快速提升北方港口的库存水平。
从近期的情况来看,各项措施的效果已开始显现,煤炭库存在明显回升。十月下旬,北方港口存煤较十月初增加200万吨左右;全国重点电厂库存较十月初增加700万吨左右,燃煤可用天数已在20天左右。
总的来看,今年冬天的用煤需求将不会出现超预期增加;同时,国家已采取的一系列保障煤炭供应的措施持续发力,产地煤炭资源会有明显增加,煤炭供需矛盾将在后期明显缓解,市场供需将趋于平衡。煤炭价格不具备持续上涨的条件,不排除出现阶段性调整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