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地处云贵高原的贵州省威宁自治县板底乡处处洋溢着喜悦的气氛,在南方电网公司代表、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和上百名彝族群众的共同见证下,全国第一个由企业、公益组织、地方政府共同开发的光伏发电扶贫+公益项目“南方电网母亲幸福(光伏)电站”正式竣工并网发电。
“母亲幸福”光伏电站由南方电网公司捐资600万元修建,占地8000多平方米,发电装机容量500千瓦,成功并网发电后预计可实现年均销售电力收入58.65万元。收益将全部用于支持当地贫困妇女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条件。
至此,这种由企业捐资、公益组织参与、地方政府支持组成的创新扶贫模式,在板底彝族自治乡平均海拔2250米的106.31平方公里土地上开花结果。
三方参与 创新扶贫模式
“公司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始终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此次与公益组织联合贫困地区政府部门共同探索光伏扶贫+公益模式,对公司后续扶贫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 南方电网公司团委书记、党建部副主任谢旭在竣工仪式发言中说道。
长期以来,南方电网公司不仅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提升农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全力满足易地搬迁、生态移民、光伏扶贫、扶贫产业项目电力需求等助力脱贫攻坚,同时还承担了各级政府安排的扶贫点432个,共派出驻村干部428名,直接帮扶贫困户68784户,贫困人口达229504人。
而在扶贫攻坚进入“啃骨头”的关键期里,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国有骨干企业的政治优势和行业优势推动扶贫模式创新,成为了南方电网公司思考的一件大事。
2015年,在国家《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下发后不久举行的“2015中国女性公益慈善·新常态下女性扶贫创业论坛”上,南方电网公司首次提出了以企业捐资、公益组织参与、地方政府支持的方式开展扶贫公益项目的方案,携手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与贫困地区政府,计划在具备光伏建设条件的贫困地区实施“母亲幸福”光伏电站扶贫工程公益项目帮助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贵州省威宁县板底彝族自治乡受自然资源匮乏限制,无法发挥农业产业优势,1700多户居民基本为贫困户。经过三方专家多次实地调研考察,该乡海拔2200米以上,干旱少雨、日照充足,年均日照小时超1300小时,具备建设小型集中光伏电站项目的条件。2016年7月,“母亲幸福”光伏电站扶贫工程公益项目正式落户该地开始动工修建。
全力以赴 加快工程建设
“接到任务后我们吃住在工地,一个光伏电站从动工到投运4个月时间保质保量完成,在这山高路远、经常遇到不良天气的高原上,确实不容易,目前光伏电站试运行状况一切良好!”承建单位现场负责人、南方电网综合能源贵州有限公司生产建设部蒋鹏介绍道。
为了项目早日投运,南方电网公司各相关单位第一时间组建了高效、专业化的团队,南方电网综合能源贵州有限公司负责施工,贵州电网威宁供电局负责协助落实电站并网工作,并无偿为贫困妇女培训多晶硅光伏板清洁等简单运维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南方电网综合能源贵州有限公司发挥区域节能技术优势,多次组织项目团队深入调研,因地制宜选用优质设备,克服当地高海拔、天气变化频繁等恶劣条件,组织科学合理施工,调集精兵强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包括800个光伏支架基础施工、1887块多晶硅光伏板铺设、控制室与高低压配电室建设、直流电缆敷设、一二次设备和接入系统安装调试等任务并通过验收,提前4天于2016年10月26日实现一次并网成功。
11月25日,在经过威宁供电局培训后,第一批具备专业水平的6名彝族贫困家庭妇女也已经走上电站运维工作岗位,开始对太阳能板进行专业化清理,为电站保驾护航。
精益管理 确保扶贫收益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秦国英在竣工仪式上表示,“母亲幸福”光伏电站在运维过程中,将特别注重为妇女提供就业机会,支持其参与电站清洁维护;电站的收益不仅用于救助板底乡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还要用于妇女大病救助和对贫困女大学生的支持,为提高妇女发展能力开展各类培训,促进其更好地参与社会和民族文化的发展。
为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优势和积极性,做好电站的维护和收益分配,南方电网公司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在竣工仪式上将电站产权捐赠给板底乡政府,并表示将在威宁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与有关部门共同组成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好对电站的监管职责,确保扶贫对象能按期获得收益。
板底乡政府负责人在接收仪式上表示,除日常管理、技术维护、会计、出纳等专业技术岗位外,电站为贫困家庭妇女提供对光伏设备进行清洁的6个就业岗位;同时,在电站营业收入中计划每年列支10万元用于发展妇女事业,为该乡女大学生考取大学、农村医疗救助进行帮助;计划列支20万元用于帮扶贫困户发展养殖业,解决因病致贫、因灾返贫工作。在确保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和满足贫困群体的实际需求的同时,实现扶贫项目社会效应的最大化。(记者孟海 通讯员潘聪 刘定琴)
上一篇: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投运
下一篇: 2016年煤炭去产能有这4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