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中核与阿海珐官网分别发布声明,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法国总理卡泽纳夫的见证下,中核董事长王寿君与新阿海珐首席执行官顾菲在北京签署了《关于产业和商业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声明表示,将进一步深化在核燃料循环全产业链的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阿海珐在声明最后单独表示,新阿海珐的重组依然对中核集团的投资开放,并将沿用另外两个正在达成最终投资协议的投资者的投资框架。2月初欧洲媒体曾报道称中核将不参加阿海珐重组,此次中核的声明中并未对有关重组事宜表态。
福岛事故之后,受到核电订单萎缩、芬兰总包工程进展不顺以及铀矿价格长期低迷等多重因素影响,法国核电巨头阿海珐的经营逐渐难以为继,在2014财年亏损48亿欧元。2015年开始,在法国政府的主导下,阿海珐开始将旗下业务拆分重组。
2016年6月,阿海珐公布了具体重组路线图。原阿海珐的绝大部分核反应堆业务(Areva NP)将被出售给法国电力公司(EDF)及其他投资者,阿海珐仅保留其中在建的芬兰核电项目Olkiluoto 3号机组(OL3)的相关业务;包含核燃料循环前端、后端、铀矿及相关燃料循环服务业务将重组为新阿海珐(New Co/New Areva);其余新能源、军工、仪控等其余业务将全部出售。重组之后,新阿海珐将成为一家专注于核燃料循环相关业务的公司。在具体的重组路线图公布之前,部分上述重组工作就已经开展。根据这份路线图,阿海珐集团(Areva SA)及新阿海珐需要共计50亿欧元的增资。
法国政府是阿海珐重组的关键角色,今年1月,欧盟批准了法国政府的增资计划,法政府将最多出资45亿欧元支持阿海珐重组,其中20亿欧元将用于增资阿海珐集团(Areva SA),法国政府以4.5欧元每股的价格发行股票增资阿海珐,并对小股东以同样的价格进行公开收购邀约;另外将提供最高25亿欧元用于增资新阿海珐,并将成为新阿海珐的最大股东,而阿海珐集团(Areva SA)将成为新阿海珐的小股东,失去控股权。
阿海珐重组开始之后,新阿海珐的重组就一直在寻找投资者参与重组,而中方企业也很早就参与其中。2015年11月,中核与阿海珐签订了《关于资产和产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核表述将与阿海珐探讨中核集团参股重组后阿海珐集团的可能性。此外,日方三菱等公司也与阿海珐展开了重组谈判。
今年2月3日,阿海珐宣布与日本核燃料有限公司(JNFL)和三菱重工(MHI)就两家公司参股新阿海珐的主要条款达成协议,两家公司将各出资2.5亿欧元参与新阿海珐组建,在新阿海珐中分别占据5%的股份。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家公司分别与阿海珐都有业务渊源。阿海珐曾将其乏燃料后处理技术转让给日本,建成了六个商用后处理厂,该后处理厂由日本核燃料有限公司所有并运营;而三菱则与阿海珐成立合资公司联合设计了名为Atmea 1的三代反应堆,双方以该反应堆技术联合投标土耳其核电项目并在2013年中标,不过至今尚无开工迹象。
尽管已经确定引入了两家日本企业,不过阿海珐依然希望继续引入其他投资者。此次阿海珐在签约之后的声明,意味着中核依然有机会参与新阿海珐的重组,不过另一方面,若参考两家日本企业的投资框架,也意味着中方能够投资并持有的股份也很有限。
在国家能源局2月17日发布的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有关拓展国际能源合作的内容提到“统筹协调做好我参与法国阿海珐重组工作”。
中核与阿海珐同时正在进行引进年处理能力800吨的商用乏燃料后处理厂的谈判,该项目由于涉及金额巨大、技术复杂,谈判已经持续多年,合同价值将在千亿级别。该项目将引进法国阿海法旗下的阿格处理厂采用的后处理技术,1966年投入运营的阿格处理厂至今已经投运超过50年。(记者 韩舒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