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几年,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强力补贴政策,推动中国迅速成为全球新能源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但补贴只治标不治本,一个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最终还要靠自身“造血”。基于此,2017年2月3日, 经过10余年的酝酿,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下称《通知》)绿证自愿认购政策重磅出世。
所谓绿色电力证书(下称绿证),是指国家对发电企业每兆瓦时非水可再生能源(即风电和光伏发电)上网电量颁发的具有独特标识代码的电子证书,是风电、光伏发电量的确认和属性证明,以及消费绿色电力的唯一凭证。
从国家补贴到走向市场 绿证出台大势所趋
“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的推出,是符合中央十三五期间大力推行的“电改”的核心思想的,即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调动电力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可视为可再生能源国补退出历史舞台的试探性举措,应该说是在从业企业预料之中的。”
苏美达能源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袁全表示,几乎所有关乎国计民生的新兴行业,大都会通过补贴的方式启动,然后不断扩大应用范围,让此新兴行业最终从补贴驱动型回归到市场驱动型。随着此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创新,成本的下降和补贴的下降便互为因果了,光伏行业的发展历程也是如此。
风电比光伏成本低 不利于绿证销售
《通知》为新能源企业带来了好消息。绿证核发与上网电量挂钩,只要绿证能找到买家,风电、光伏企业就可以依托上网电量,从市场途径迅速补充资金,长期被拖欠的补贴似乎终于有了眉目。但不少业内人士对于绿证出台后的效果,仍然持审慎态度。
“近几年,风电、光伏装机量大幅上升,可再生能源补贴不能按时发放,影响了新能源发电运营企业的现金流,严重影响投资的积极性,其中光伏企业更加严峻,所以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施行后,资金流转会更加通畅,光伏投资也会更加灵活。它可以有效降低国家财政的补贴压力,解决补贴资金来源和提高补贴效率,推进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进程。” 东方日升总裁王洪认为,绿证有利的同时,也有弊端,“比如当前补贴存在地区差异、项目差异,不同能源类别差异,比如风电可能比光伏绿证更好买,那么会有更多人倾向于购买风电,而从压制了光伏的发展。”
火电与光伏并行 绿证销售存压力
“随着绿色证书交易的推行,发电企业可以选择将光伏发电量通过绿色证书进行交易,直接获得发电收入,缓解发电企业的现金流压力和可再生能源补贴拖欠导致的盈利压力,保证项目的投资收益率。
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博士认为,虽然光伏发电参与市场竞争、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不断减少并取消是必然趋势,但在光伏发电价格高于火电、光伏发电用户侧尚未实现平价上网的情况下,光伏发电项目销售绿色电力证书暂时存在压力,这就对光伏发电项目的成本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意味着光伏电站项目投资商对项目选址、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等选择越来越谨慎。
许多细则待完善 绿证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新能源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补贴资金不足,补贴发放不及时等问题,需要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去解决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补贴来源问题。绿证制度在此时推出,可谓恰逢其时,但作为一项在7月1日才开始试运行的新政策,王洪认为,绿证制度仍然有很多细节需要完善。
“首先,绿证的相关细则要出台,先让企业清楚的了解如何操作;例如,买卖绿证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具体应该如何操作,目前由于各地补贴标准不同,绿证的价格最高限也有所不同,这些细则目前均无明确规定。其次,可以专门针对终端用户进行绿证培训,用实例说明概念问题。最后,国家相关部门在前期需要对认购进行引导,以免出现认购平台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与王洪关注绿证细则不同,杨立友认为绿证未来应更多的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在过去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一直被忽视,随着环境日益严重,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环境成本也成为企业生产制造过程中必须承担的成本。绿色电力证书是消费绿色电力的唯一证明,也是支持绿色电力、保护环境的有力体现。在推广节能减排理念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可以将绿证交易与碳排放挂钩,企业或购买碳排放指标或购买一定量的绿证,践行企业在保护环境方面的社会责任。”
“在我国绿证自愿认购政策出台后,不少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已经向水规总院等机构咨询认购绿证事宜,表示出浓厚的认购意愿。”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在解析绿证政策时表示,随着政策宣传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全社会对绿证逐步认同,我国绿证自愿认购市场前景将非常广阔,自愿认购市场的成功开展,必将为下一步基于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绿证强制交易的推行奠定良好的舆论基础,并积累必要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力量。(记者:孙凌伟)
下一篇: 专家表示出租车“油换电”将换出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