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第七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上获悉,储能扶持政策细则将陆续出台,产业发展有望进入快车道。
近年来,中国储能市场在政策扶持下渐渐发展。2016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在“三北”地区选取5个电储能设施参与电力调峰调频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试点。2017年3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储能指导意见”),明确我国储能发展的路径及应用场景。
按照“储能指导意见”,未来将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研究出台针对性补偿政策,出台纳入补偿范围的先进储能技术标准并实施动态更新,研究建立分期补偿和补偿退坡机制。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将研究推动储能价格政策。
“储能指导意见”还提出了10年发展时间表:第一阶段是“十三五”期间,建立试点示范项目,研发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初步建立储能技术标准体系,探索一批可推广的商业模式,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以推动储能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第二阶段是“十四五”期间,储能项目广泛应用,实现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成为能源领域新增长点。
对此,珠海银隆新能源集团储能研究院院长姚高亮透露,未来还将有很多储能扶持政策的实施细则出台。
“随着储能扶持政策落地,储能产业最快今年年底商业化。”国家电网南瑞集团首席专家梁志成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
但在中关村储能产业联盟理事长俞振华看来,目前国内储能产业主要面临多重挑战,包括技术挑战、应用挑战、市场机制和政策挑战,应围绕示范项目将产业机制和市场环境建立起来。
据了解,中国储能产业在通信领域应用已经成熟,但在主要应用领域——新能源发电领域才刚刚试点,整个市场商业化、盈利模式尚在探索阶段。
在专家看来,储能能够提高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支撑分布式电力及微网,是推动主体能源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的关键技术,也是构建能源互联网,促进能源新业态发展的核心基础。未来三大新兴产业——新能源并网、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的发展瓶颈都指向储能技术,因而市场潜力巨大。
苏州宝能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吴卫荣告诉记者,储能产业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峰、谷电价差价,而目前该差价,以及建设电站、储能电池的成本,都不足以让储能项目盈利,因此需要扶持政策导入,培育储能市场。
那储能市场何时商业化?何时具备盈利条件?记者采访了多位与会人士,但意见不一,乐观的称最快年底,悲观的称要到2020年。(⊙记者 阮晓琴 ○编辑 谷子)
上一篇: 陕西新能源发电量大幅攀升
下一篇: 江西宜春“生态牌”新添“绿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