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搜索

采煤沉陷区借光伏涅槃重生

时间:2021-04-08 16:54:00 作者:本站整理 来源:网络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煤炭的衰落直接影响着大同市及周边地区的民生。而随着采煤沉陷区首个国家先进光伏技术应用示范基地的建成,光伏这个新兴产业成为提振民生的一针“强心剂”,为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

  暮春时节,山西大同市郊依然一片萧条,零下4、5度的低温让很多生命尚在休眠期。在去往大同市左云县秦家山村的路上,不时有一辆辆运煤车呼啸而过。

  初到秦家山村,一栋栋规划整齐却已显破旧的老式二层小楼,昭示着这里曾经的辉煌。村民告诉记者,这里曾因采煤而富裕,在煤炭效益好的那些年,村里给每家每户统一盖了二层小楼。常住人口不到600人的秦家山村不仅有自己的剧院,还有当时山西省第一个村级养老院,收入远远超过当时国内大多数城市,在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这里就已经是全国罕见的“亿元村”。

  如今,村子里的二层小楼早因地面塌陷、房屋开裂而不能住人,记者本想去几户村民家里探访,可是接连敲了几户人家的大门,都没人回应,只有几只土狗在记者周围撒欢儿,大概很久没有见过这么多人了。

  过度开采

  “亿元村”变“空心村”

  秦家山村坐落在左云县店湾镇东南部8公里处,地处晋北高寒山区。虽然名为秦家山村,但这里村民大多数为崔、付两姓。当地村民介绍说,新中国成立前的秦家山村全村200余村民,从事传统农业,村民大都无法实现温饱,被称为“连马车都赶不进去”的山村。

  在上世纪90年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市场对煤炭的需求量猛增。对此,国家提出了“有水快流”的方针,实行“大中小煤矿并举”的政策,全国矿井数量迅速增加,秦家山村进入了依靠能源发展的阶段。村里矿井林立,最多的时候这样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煤矿数目多达八九座。

  煤炭产业迅速带动了秦家山村的经济收入,大量的煤炭运出,花花绿绿的钞票运回村里。村集体为家家户户都盖起了二层小楼房,各种基础设施应有尽有,办公大楼、学校、医院、敬老院、商店……甚至包括一个文体活动中心及戏剧院,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达到了令人艳羡的“富裕阶段”。彼时,秦家山村的富足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者来这里淘金,常住人口增加到600余人。

  身上有钱胆气壮,秦家山村在富裕之后,村集体先后投资2400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修通了田间道路和3公里回村水泥道路,道路两旁和荒山绿化2500亩,完成了“五变”即:山变、地变、路变、村变、人的生活精神面貌变。

  在该村村委会,记者看到,一张张荣誉证书与一面面锦旗整齐有序地张贴在四面墙上,述说着秦家山村昔日的辉煌:1989年创建了全省第一家农村股份制企业——秦家山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度,成为“改革明星村”;1994年度,进入了山西省第一批小康村;1997年3月,进入了大同市高级小康村的行列;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和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1995年8月,秦家山村组建了山西大同秦嘉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然而,这种躺在煤堆里数钱的日子在2008年戛然而止。全球金融危机致煤炭价格大幅下跌,加上矿产资源的日渐枯竭,以煤为生的村镇企业从此一蹶不振。同时,环境恶劣、地下水枯竭更让秦家山村雪上加霜。

  “政府对这类村镇一直非常关注,通过各种努力提振民生,比如发展煤炭的深加工产业,活性炭产业,以及产业链拓展、煤炭运输等等,以期解决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但是当地的优势就是煤炭产业,所以转型也只能围绕煤炭进行,在传统能源产业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收效甚微。”大同市副市长马安全告诉记者。

  除了经济下行压力和村民收入增加停滞之外,过度采煤导致的村民居住生活环境恶化才是秦家山村民搬迁和返贫的直接原因。“由于多年的高强度煤矿开采,村子出现了地表沉陷、房子裂缝、生活缺水……各种生态灾难频繁发生,秦家山村已经不适合居住了,有能力的人都搬到大同市或县城里,村里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据秦家山村的居民付争平介绍,该村有6000多亩地,退耕还林已经有12年之久,由于地处干旱地区,土层很薄,土地已经多年没有任何收益。秦家山村从之前六七百人的富裕村,几年间只剩下30多位老弱病残,成了真正的“空心村”。

  整村搬迁

  治理与脱贫并行

  事实上,类似秦家山村这样的村庄,在“一煤独大”的大同市比比皆是。当地政府几年以来一直致力这些煤矿空心村的民生建设,努力提高村民收入。但苦于无法走出传统能源产业的桎梏,效果并不明显。

  有着类似经历的小窑头村也是如此,“空心化”严重。据大同市南郊区高山镇镇长池文斌介绍,高山镇一共是26个村庄,大部分属于采煤沉陷区的治理范围,因为山里没有学校,孩子们都要到市里上学。父母跟着孩子去市里租房子住,因此,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池文斌还告诉记者,由于采煤破坏了地下水源,地下水含钙量越来越高,长期饮用不利于身体健康,只能用于生产灌溉。现在居民饮用水只能雇车到10多公里之外的镇上去购买桶装水,除了不菲的水费,每年还得支出3.5万元的雇车费。“高山镇共26个村,有14个村是靠拉水车拉水来解决喝水问题的。仅运水一项费用,就是一大笔开支。”

  为了让百姓能得到良好的安置,大同市在受损较为严重的乡镇进行试点搬迁,建设采煤沉陷安置区,实施整村异地搬迁安置;同时在采煤沉陷区无法耕种的闲置土地上建设光伏发电基地。

  位于大同煤田腹地的小窑头村即为整村搬迁的试点之一。在现场,记者了解到,目前小窑头村已经完成了大半工作,预计2017年9月全部搬迁完成。

  据大同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明生介绍,安置房资金由国家投资、省级投资、市县配套投资、企业配套投资和居民个人出资构成,居民只需要出资很小的一部分。

  搬迁安置措施虽然解决了沉陷区百姓最现实的住房问题,但搬迁后的农户面临着就业困难、生计无着落等问题。搬迁初期,部分村民对未来依然忧虑。

  “光伏项目的收入,给基层民生工作带来了新思路。”池文斌告诉记者,如今别的产业萎靡不振,这部分收入成为部分留守村民的“救命钱”,村民对光伏产业的态度由“抵触”转化为“认可”,甚至是“期盼”了。

  高山镇副镇长王书越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有光伏项目的村子,老百姓享受了两项国家的优惠政策。第一项是退耕还林;第二项就是光伏项目的土地流转费,仅光伏项目每户的补助都在2000元以上,搬迁后的物业费、电费、水费就解决了,让村民们有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老百姓对光伏项目的支持是发自内心的,现在天天追着我们问二期项目啥时候上。”小窑头村村支书刘应介绍说,光伏项目收入不仅比种地要高,还旱涝保收,不怕天灾虫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经过一年多的稳步推进,村民们发现光伏不仅获得经济收益,也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让很多人的思想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一些尚未划入光伏基地规划范围的村庄,现在也都积极要求在当地发展光伏项目。

  生机焕发

  新产业带来新的就业潮

  领跑者项目不仅调整了大同市的产业结构,还带动了当地居民就业。让这一片沉寂荒凉的土地,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光伏发电是新能源产业,秦家山村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地利优势。之前依靠煤矿,现如今煤矿靠不住了,沉陷区贫瘠的荒山种植更不现实,所以要发展可再生能源项目,让乡亲们一直有收入。”付争平说。

  付争平告诉记者,光伏已经成为一部分村民的新事业。付争平之前是大同煤炭集团的一名员工,如今,退居二线的付争平在煤矿关闭、村民减少收入之后,开始帮助秦家山集团推进光伏项目前期建设。

  今年60多岁的老刘,曾在家附近的小煤窑干活,现在他在大同晶澳光伏发电公司负责安装工作。老刘告诉记者,他做煤矿开采已经有20多年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日渐感到力不从心,几年前只能靠打零工维持家里的生计。老刘很想念以前月入五六千元的日子,但是他知道,那段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干光伏安全、干净,收入还不错,工作也基本能够胜任。”老刘说,这是他离开煤矿之后唯一一份“靠谱”的工作。至于能够干多久,他心里也有谱:“能在一家单位长期干下去当然更好了,这个是新兴产业,毕竟参与了,如果光伏发展起来,我也算是第一批接触到这个产业的工人,再找相关的工作应该不难。”

  而同为矿工的老王站在自己改装的太阳能电瓶三轮车旁满脸乐开了花,不停地向周边过往的路人介绍光伏发电的原理。他自己动手改装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车载3块太阳能发电板,所发的电既可以作为三轮车的动力,还可以带动一些小功率的家用电器,清洁而且实用。老王是村里第一个尝到光伏发电甜头的人,如今,他被聘为某能源汽车4S店技术人员,对光伏发电产业的未来信心满满。

  “自从光伏项目建起来之后,群众的收入增加了,社会效益也提升了,一些就业岗位也吸引了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作为土生土长的基层干部,王书越由衷地欣慰。他说,随着光伏领跑者项目在大同落地生根,将会为当地培养一大批新能源产业的从业者和技术人才,一些在外地打工的年轻人也纷纷回到家乡,开始进入到这个新的产业。

  今年31岁的刘杰,之前曾在朔州中煤格瑞特电厂工作,现在是三峡新能源公司的光伏运维副组长。刘杰告诉记者,近年来火电效益不好,员工工资普遍下调,收入非常低。工作的地方又远,家里很多事情都照顾不过来,光伏产业让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对于刘杰来说,这份工作不单单是让他获得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让他学到更多的新技术,也提高了自身多方面综合能力。

  可以预见,随着大同光伏产业发展,无论是投资企业还是当地百姓,都将会成为光伏领跑者项目的受益者。同时也为大同的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提升。

  黑金之城的涅槃重生,从光伏开始。(张宇 甘国治)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上一篇: 青海光伏扶贫项目上网发电1883万千瓦时

下一篇: 绍兴一纺织企业人为稀释污水、伪造自动监测数据,8人被抓

相关文章

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2021年03月26日关于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的最新消息:中国上海,(2021年3月24日)当两会热词"碳达峰"与"碳中和"加速出圈后,自2013年就进入中国碳市场的ICIS中国市场开发总监徐蓉表示,"30·60"目标将进一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2021-04-093
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2021年03月24日关于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的最新消息: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亚洲开发商在储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专利申请数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2021-04-092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作为电动车行业最大规模性的行业展会,时隔一年,天津展再度回归。懂行的经销商们早已安排好行程,准备在天津展一窥“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动向。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2021-04-092
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2021年03月26日关于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的最新消息:热电联产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区热电联产不断发展。2019年华北地区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首次超过东北地区,主要是山西省太原市加大清洁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2021-04-093
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300余家电池、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电池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2021-04-092
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2021年03月26日关于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的最新消息: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我省今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工作方案》显示,2021年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2021-04-09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