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20天,中美之间关于光伏产品的博弈并没有新变化。
4月底,已宣布破产保护的美国太阳能公司Suniva提请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要求对非美国制造的所有太阳能光伏产品实施贸易救济、设立最低进口价格的消息发出以来,国内光伏企业全线站队,空前一致地反对美企设卡。
这次Suniva拿出的是美国201条款,建议申请入美的光伏产品执行更高的销售价,其中第一年的终端产品组件定为0.78美元/瓦,电池片价格为0.40美元/瓦,远高于现有市场报价。一位出口商对笔者表示,东南亚地区向美国发货的组件最新价为0.34美元/瓦。
201条款是指美国1974年贸易法201-204节,该条款赋予了美国总统一项使命:当来自其他国家的进口产品数量给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威胁时,可采取适当的救济措施以防止或补救损害。
上述贸易救济如被通过,美国将沦为全球范围内太阳能产品售价最高的区域,不仅设置了海外企业的入美门槛,也让经销商、上游产品生产商、美国本土的光伏制造商都要承受更高的成本,从而让美国乃至全球的光伏产业走向衰退。
美国当地的太阳能装机规模近年来一直呈上升势头。中信保数据显示, 2014年~2016年,美国的装机量分别为6.2GW、7.3GW和14.762GW之多;过去红极一时的德国却一直下滑,德国的装机量同期分别下降至1.9GW、1.463GW和1.05GW。
美国的光伏产业大幅上扬,与中国贸易商的火力全开不无关系,但中美光伏贸易关系在2016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中信保数据显示,2016年美国市场占中国组件出口的市场份额已经下滑至11%,出口金额同比也降低了20.33%,为14.27亿美元。
中国对美光伏出口总额的下降,与美国对华光伏“双反”、领导换届等都有关联。尤其是2016年,当中国对美国出口额在下降时,美国的光伏装机量却同比大增97%。这意味着其他地区正逐步取代中国对美出口的地位。
当然,还有一个因素也需要考虑,即一些中国厂商调低了对美出口量,但它们转向了其他渠道(比如在美国或者周边地区建厂、将电池制成后把组件生产放在了不受美国制约的地区生产再转到美国销售等),从而规避美国的不善之举。
不过,从更长久、更宏观的视野来看,美方的初衷不只是对中国企业“挑刺”这么简单,而是希望借助一些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一方面带动其他地区的光伏销量增长、拉拢别的合作方,另一方面也可以搅动本地制造商使之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令人担忧的是一家在破产边缘的公司Suniva可以找出所谓的“破绽”将美国的海外企业推向另一个极端。这种做法甚至有可能会得逞。现行美国政治气候下,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本人力挺传统能源,并没有把清洁能源放在眼里。
特朗普在传统和绿色能源之间,选择了前者。他不仅摇旗呐喊亮出底牌,彻底支持煤炭、石油及天然气的重新回归,也十分明确地签署新的行政命令,推翻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时期的《清洁能源计划》和《气候行动方案》,对于奥巴马大力推行的可再生能源扶持措施毫不在意。
这种局势之下,即便有人向美国当局传递Suniva的提议未必正确,它将严重制约美国光伏产业接下来十年甚至数十年的发展势头,将让大批工人、销售贸易商陷入两难时,美国政府也未必会言听计从。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光伏产品的入美售价一经提高,再加之“双反”制裁,叠加负面效应即刻显现。留给国内光伏厂商的机会已经不多了,要么就联手出口美国的其他地区制造商,一起努力说服美国人;要么继续寻找更具发展潜力的国家再造全新的市场。
上一篇: 速达电动汽车获新能源牌照引争议
下一篇: 生物质燃料设备推进乡村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