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能源行业唯一一家在美上市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这一光环加持的SPI绿能宝(SPI.O),不仅其旗下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正经历一场逾期兑付危机,这家公司自身也面临退市风险。
这家由国内新能源行业前首富彭小峰创立、在纳斯达克上市仅一年多的公司最新公布了2016年半年报。根据这份财报,SPI绿能宝2016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539.6万美元,同比2015年增长9.21%。但其净利润亏损达8705.4万美元,亏损幅度同比2015年大增约69%。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份严重“迟到”的季度财报。今年1月,因未按时提交2016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SPI绿能宝收到了来自纳斯达克市场的警告。此外,今年5月初,针对2016年度财报,SPI绿能宝发布了“无法及时披露”的延迟公告。界面新闻注意到,这并不是SPI绿能宝第一次出现年报延迟披露的情况。2016年4月份,针对2015年度财报,SPI绿能宝同样发布了延迟公告。
SPI绿能宝多次延迟披露财报,其背后正是该公司近些年来一直深陷经营亏损的泥淖。2013年至2016年上半年,SPI绿能宝的净利润分别亏损约3224万美元、520万美元、18480万美元以及8705万美元,合计亏损金额近3.1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一度曾经资不抵债的SPI绿能宝通过在2014年完成多轮融资以改善财务状况后,其负债率再现攀升的势头。截至2016年6月30日,SPI绿能宝的负债总额高达4.1亿美元,其资产负债率为75.53%,为2014年融资后的新高。
SPI绿能宝的主营业务为提供光伏解决方案,眼下处于舆论漩涡中的互联网金融投资平台“绿能宝”是集团旗下营收占比极小的金融服务业务收入来源。根据SPI绿能宝2015年的财报数据显示,当期其金融服务业的收入仅为149万美元,占比不足该公司总营收的1%。不过,“绿能宝”最大的作用在于成为作为光伏企业的SPI绿能宝所需项目投资资金的融资来源。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光伏产业的资金需求量大,掌握一定的融资渠道以保证良好的资金链,是光伏企业维持生存的一大支撑点。光伏企业的融资渠道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但银行贷款审批严格,融资不易。因此,光伏行业向来都有融资难的现象。而“绿能宝”的运营过程可概括为:投资人通过购买“绿能宝”平台上的产品,获得该产品所对应的光伏项目,而绿能宝作为投资者的委托人,将对应光伏项目对外出租,从承租企业处获得租金,由此作为投资者的收益给予投资者。尽管绿能宝对外宣称其采取的是“实物融资租赁”这一商业模式,不能等同于P2P。但由于“绿能宝”平台上大部分产品的承租人均为SPI绿能宝旗下的关联企业,因而,“绿能宝”的运营模式始终难以摆脱“变相自融”的质疑。
实际上,自4月17日发布声明以来,“绿能宝事件”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根据界面新闻从知情人士处获取的最新消息,5月18日,绿能宝向投资者执行了第三次兑付,兑付总额仅25.8万元。该知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5月12日以来,绿能宝先后执行了三次兑付,兑付人数26人,总金额为45.8万元。而SPI集团下派管理此次事件的负责人毛毅峰告知投资者,下一次兑付将在下周一执行。”
绿能宝5月9日在其官网公示的逾期情况显示,该平台逾期支付租金金额合计超过2.2亿元,涉及线上投资者人数5700余人。因此,从目前的兑付进度来看,绿能宝的兑付危机远远没有解除。
实际上,以光伏项目作为融资实物的绿能宝所面临的兑付风险较为明显。从该公司5月9日于官网上公示的逾期项目来看,其所融资金投资的光伏项目大多以光伏电站为主。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一般情况下光伏电站的建设全周期为三个月到六个月不等,视项目规模而定。绿能宝的产品锁定期显然是针对相应的光伏项目计划建设周期而定。但如果建设周期拉长,无法按计划完工,导致投资者兑付时出现逾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该人士进一步指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绿能宝需应对的风险还不止如此,“比如来自项目方逾期支付的风险、国家补贴不能及时到位等,这些风险都有可能发生,且实际上也发生了。”
绿能宝兑付危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传导至母公司的股价上。2017年4月10日是绿能宝投资者出现提现逾期的首日,与此同时,这天也是SPI绿能宝股票的收盘价开启持续跌破1美元的首日。根据纳斯达克“一美元退市”标准,倘若某一上市公司的股票持续30个交易日每股价格不足一美元,纳斯达克市场将发出亏损警告。被警告的公司如果在警告发出的90天里,仍然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自救以改变其股价,将被宣布停止股票交易。
截至5月18日收盘,SPI绿能宝的股价报收0.40美元/股,低于一美元的持续时间已达28个交易日。针对SPI绿能宝接下来是否会采取稳定股价的措施以及如何改善公司经营现状等问题,界面新闻试图联系SPI绿能宝总裁彭小峰,但多次拨打其个人手机时均被语音系统提示“机主现在不方便接听您的电话”。
上一篇: 深圳开建第二座公交综合车场
下一篇: 我国首套“虚拟电厂”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