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城市内涝,建设海绵城市不失为当前较为理想的模式。所谓海绵城市,即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海绵城市是一直政府城市建设重点推广的项目之一。2016年以来,致力于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海绵城市”建设计划在地方省市迅速推进。截至目前,全国有重庆、济南、武汉、福州等30座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与此同时,伴随着福州、珠海、大连等城市入选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政策开始进入执行层面。
如何使城市更有“里子”?这一方面使得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更加受到关注,另一方面也促使更加环保绿色的“海绵城市”概念逐渐兴起。海绵城市作为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对雨水进行吸附,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形象表述,即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与原来主要依靠城市排水系统、注重水平方向导流的“灰色思路”相比,海绵城市则因其注重城市对雨水的自然吸纳、蓄渗和就地调节而被称为“绿色思路”。据了解,海绵城市在防治城市内涝、治理黑臭水体、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推进海绵城市自上而下加速前行,近年来国内政策持续加码。早在2015年,国务院在《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3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随着地方相关政策高密度落地,试点项目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海绵城市万亿市场空间已经打开。其中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渗、滞、蓄、净、用、排等工程技术设施,具体包括排水防涝设施、城镇污水管网建设、雨污分流改造、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污水再生利用、漏损管网改造等。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截至202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将在61000平方公里左右,要完成20%的政策目标,需要改造12200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市场规模将拉动超过1.5万亿左右的投资。
但与此同时,资金问题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之一,业界普遍将出路寄托在PPP模式上。住建部部长陈政高曾表示,据估算,海绵城市建设投资成本约为每平方公里1亿元—1.5亿元。如果再加上金融机构设立的相关建设基金和社会资本的海量资金,“海绵城市”建设总盘将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据权威媒体的报道消息,中央财政在目前30个海绵城市试点和25个城市地下管廊的总投入将达到660亿元以上规模。
在中央补助的资金与海绵城市项目资金需求缺口较大的背景下,以PPP模式开展的海绵城市建设,不仅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及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新的支点。“PPP投融资管理方式拓宽了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投向海绵城市建设和运营领域,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提供资金保障。此外,引入更多市场机制,汇聚专业竞争优势,可以进一步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中国PPP研究院副院长满莉说。
如今,伴随PPP模式的持续发力,由于具有缓解城市内涝、提供经济下行支撑和提高百姓城市生活品质等重要作用,海绵城市建设得到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全力推进。从市场层面来看,针对海绵城市领域,可以把握园林、生态修复,管道及渗水材料,市政工程及污水处理,以及水文灾害监测等4个领域的投资机会。
上一篇: 乐亭新能源环卫车辆制造项目开工
下一篇: 持续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