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自2000年开始探索垃圾分类模式,借着《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落地加速推动改革落实。截至目前,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已经通过引进科技运维,发动群众宣传,创建模范社区等方式逐步构建起了新格局。
2000年,北京市被列为垃圾分类收集试点之一,2017年,北京市再次被确定为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试点城市之一。那么,北京市的垃圾分类工作究竟完成地怎么样了呢?
由于多重因素,生活垃圾分类在我国推行17年仍收效甚微。但是《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落地正式开启了垃圾分类由鼓励转为强制的序幕,46个城市先行,其中就包括首都北京。
其实作为全国第一批试点城市,北京从2000年就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处理。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北京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已接近3000个。2015年,北京一些试点小区紧跟科技潮流引入了“互联网+”、扫二维码等模式。今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的时候就提出要求,让北京市率先建立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为全国做出表率。
日前,来自北京市城市管委的消息显示,“关于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即将拍板。从今年起,北京市将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的创建,全面构建起收集、储存、转运以及处理服务网。遵照强制分类规定,北京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部分居民社区都将开始进行垃圾分类管制。
为了更好地推动垃圾分类落到实处,北京市还从宣传教育入手展开了一系列活动。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共同指导开展的“垃圾分类志愿先行”的志愿服务活动就在此列。志愿者负责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折页、张贴宣传海报和致居民的一封信,还走访幼儿园进行知识宣传讲座。
北京环卫集团的总经理张农科就曾表示,垃圾收集治理是城市重要的“代谢系统”,解决垃圾分类难题的关键在于探索再造符合国情的垃圾分类模式。“京环模式”也是垃圾分类探索过程中的产物,以“大环卫、全覆盖、一体化”为服务模式,创建“1网+N园”的固废收运处一体化运营机制。
海淀区苏州桥西社区以及昌平辛庄村同样是样板社区,着重餐厨垃圾干湿分离,建立单独的厨余垃圾收集站,发动居民党员等志愿者及其他社区工作人员专门指导,用盯人的方式逐步帮助居民培养起垃圾分类意识。2016年北京市城市管理委成立后,垃圾清运及资源回收都在逐步实现统一管理。
从整体来看,北京市垃圾分类进度正在飞快刷新,不过并不代表不存在问题。在进一步优化的道路上,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
目前,北京市已经在践行生活垃圾收运合同管理以及“不分类、不收运”等措施。另外,报告指出,全市还将推动出台“净菜半净菜进城”、“限制包装”、“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旧货交易”等与垃圾分类密切相关的政策。
除此之外,北京市计划安排20亿元打造四大垃圾处理产业园,加速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置进程。提高垃圾处理能力之际,北京市也准备双管齐下,重点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固体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对于垃圾分类一直存在的问题,北京市也将逐步改变“先分后混”现状,将垃圾强制分类列入专项督查和绩效考核。
通过宣传教育传播垃圾分类知识,通过完善体系解决垃圾分类阻碍,通过量化处罚落实强制分类责任,北京发挥垃圾分类模范作用的决心不容动摇。经过自上而下的改革,以及自下而上的管理,北京市的垃圾分类新格局正在渐次铺开。
下一篇: 广西上林协鑫一期渔光互补电站成功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