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海新能源产业以一年一百万千瓦的增容速度,相继建成柴达木、共和两个百万千瓦级大规模集中并网光伏发电基地,现已形成光伏(含光热)装机容量678万千瓦,成为青海省蓬勃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更为利好的消息是,面对清洁能源消纳难题,青海如今已趟出一条发展新路径。
青海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大量适于发展光伏产业的荒漠化土地。近年来,青海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依托自然资源特点,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以一年100万千瓦的增容速度,相继建成柴达木、共和两个百万级大规模集中并网光伏发电基地。迄今,作为我国太阳能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青海用于太阳能发电和风电场建设的荒漠化土地达10万平方公里。
行走青海高原,一个个大型风电场、光伏电站、光热发电厂,正追风逐日,铺展新能源基地蓝图。来自人民日报此前报道消息称,截至2016年底,青海新能源装机780多万千瓦,计划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达到88%,新能源装机容量3300万千瓦,外送的清洁能源可帮助我国中东部地区节约标煤4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亿吨。
如何用好“风光”资源?通过梯级水电、光热的调节作用,青海成为国内首个可实现水电、光热、光伏、风电之间优势互补的地区,为电网提供连续、稳定、优质的清洁能源,将富余新能源电量送往中东部地区。事实上,“消纳难”“外送难”“调峰难”是制约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相当多的时间只能“弃风弃光”。
从2013年起,新能源成为青海除水电外的第二大电源类型,其中92%为光伏发电,而受就地消纳能力不足的制约,青海约有四分之三电量要外送到东部地区。因此,为确保光伏等新能源顺利并网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国网青海电力一方面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不断优化青海电网结构,提升运行稳定性。
诚如2016年11月,青海正式启动清洁能源基地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研究工作。具体来看,5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已正式外送江苏省,这是青海省清洁能源首度跨区外销,送入华东电网,也是青海省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推进光伏产业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大胆探索,开创了清洁能源外销新模式。
据介绍,此次外送电能全部是清洁能源,全球最大的850兆瓦“水光互补”电站———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是送电的主力电站。据了解,青海清洁能源基地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研究工作,从清洁能源发电特性、青海多能互补集成优化、适应多能互补的青海主网优化、多能互补控制策略及安全稳定分析4个研究方向入手。电站将通过光伏发电和水力发电各自技术特点的互补,实现季节性、昼夜间的能源补充,实现电能的有效利用和稳定输送。
创新,让风光资源“风光”起来。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此次开展多能互补研究工作将充分论证多能互补最优电源配比及运行方案,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青海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健康、稳定、有序发展。开展光伏并网运行控制、新能源消纳送出、发电系统测试等方面的技术攻关成为当务之急。依托青海光伏产业科研中心,青海在光伏并网运行管理、新能源消纳送出、发电系统测试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科技攻关成果。
另据中国能源报此前报道,青海不断优化电网结构,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升通道送出能力。相继建成青藏联网工程、新疆与西北电网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日月山-共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一批重点电网建设工程。加上不断提升大电网优化能源资源配置能力,促进跨区跨省电力能源资源的调配和新能源消纳,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清洁能源产业基地。
下一篇: 长庆油田投1000万根治环保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