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搜索

洪水来袭,“海绵城市”的防洪能力太有限

时间:2021-04-08 17:21:43 作者:本站整理 来源:网络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步入夏季,多地洪水泛滥,治理城市洪水的需求得到重视,而海绵城市被赋予了很高的期望。事实上,从2014年开始,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地方建设海绵城市的补贴,尽管有如此投入,效果似乎没那么显著,仍有出现城市看海的现象。业内人士认为,城市治水寄望于海绵城市能从根本解决内涝,还是要靠基本排水工程。

7月3日的新闻:“长江形成2017年1号洪水,5只海绵城市股受益”。在今年这种已经向1998年洪水看齐的水情下,再去谈“海绵城市股”的受益,不仅轻佻,逻辑上也是经不起推敲的。

这一逻辑的基本出发点是,洪水泛滥使治理城市洪水的需求得到重视,而海绵城市对治理城市洪水很有效,甚至是终极指望。

2016年,洪水没今年大,有媒体做了一个“2016洪水观察系列”,其中一期题赫然是:“‘海绵城市’崛起:500亿元能否解决城市‘看海’难题”。另一个关于武汉的新闻,标题为“海绵城市不吸水,武汉特大洪水很尴尬”。文中提到,虽然“欲速则不达”,但还是希望我们的海绵城市快点建设、试点快点完成,不要再出现诸如“街上游泳”“路边捉鱼”“汽车变船”的笑话!

期望值好高。公众眼中,海绵城市比大禹手里的息壤还要更像神迹。海绵城市究竟有没有那么大的作用,能不能匹配得起那么大的期望值呢?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关键词,是“低影响”。

从2014年开始,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地方建设海绵城市的补贴,2015和2016年两年的预期投入将近400亿元。有关地方财政也将提供不低于100亿元的配套投入,就此计算,仅政府投入就达到500亿元。如果再加上金融机构设立的相关建设基金和社会资本的海量资金,总盘子更会是一个巨额数字。

尽管有如此投入,效果似乎没那么显著。不完全统计,第一批试点的16个海绵城市中有10个发生内涝;第二批试点的14个海绵城市中有9个发生内涝。期望与效果的反差,不能怪海绵城市这个概念本身。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个“期望表达”。

它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方案,而是对期望结果的整体性描述,或者说是“愿景”。你并不能从这个愿景本身,直接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将这一愿景落地,最需要避免的就是无视本底条件的差异。

从国内看,以中国幅员之辽阔,水文多样性之丰富,城市建设现状和财力之千差万别,就不可能一刀切。吐鲁番和火烧寮不可能对海绵城市有相若的企图,兰州与长沙也不可能惺惺相惜。海绵城市在不同城市试点,自也考虑到了这层因素。

试点城市中,似乎也不乏与洪灾不那么密切的城市,比如吉林省白城。从这一点上来说,海绵城市试点选择,也不全然出自城市抗洪的功利性。

海绵城市的特征,就是尽可能多的在原来不具备吸、储水的局部,如今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这个作用,主要是通过生物性手段加以实现,比如易渗草皮、屋顶植被等。非海绵城市,或者传统城市,主要问题是水来了无处可渗,没有其他地方吸水存水,容易造成地表径流峰值,进而造成内涝。有了海绵城市的那些功能,就会减少内涝的发生概率。然而,与城市防涝最核心的功能相比,减少内涝的可能很少,几乎不必指望。

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在建设初期的设计上,都对洪水估计不足,又或是财力所限,很多城市管道的规格,应对的甚至是一两年重现的洪水。后来发现问题,或是有了钱,又进行重修,对付五年一遇水情的……总而言之,在中国各个城市,排水系统管径太细是普遍存在的现实。除了管径,大部分城市硬底很普遍,要“海绵化”,全都砸开,也不现实。

国外海绵城市内涝少,很难说是海绵化的原因。海绵城市这个理念,更多是锦上添花。而国内城市,本来排水就差,其他配套也很难跟上,海绵城市的效果就更难体现。“海绵城市花钱没用”的观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严格来说,是个误会。

当然,海绵城市的愿景不是没用,而是不能把治愈内涝这么大的责任,放在一个本来更应该是锦上添花的理念上。而推行海绵城市,至少会让中国城市建设越来越接受“低影响”理念,同时,也具有文化与审美上的收益。

但从另外一个方向看,也不能夸大海绵城市的作用。在武汉或者长沙这样的城市,当降水强度达到一定高值,海绵城市在降低城市内涝的作用上,其实是可以忽略的。

防止内涝,对大部分城市,还是要靠基本排水工程,排水管径要能保证,包括对原有管道的改扩建。寄望于海绵城市能从根本解决内涝,甚至为了把脸面做得好看,将有限资金有意倾斜到海绵城市工程上,导致基本排水能力提升延误,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失职了。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上一篇: 对环保数据造假者将严惩不贷

下一篇: 煤制气煤层气产业迎来政策利好

相关文章

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2021年03月26日关于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的最新消息:中国上海,(2021年3月24日)当两会热词"碳达峰"与"碳中和"加速出圈后,自2013年就进入中国碳市场的ICIS中国市场开发总监徐蓉表示,"30·60"目标将进一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
ICIS:两会“30·60”目标将加速能源化工行业产业链规范与创新2021-04-093
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2021年03月24日关于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的最新消息:导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亚洲开发商在储能系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远远超过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的专利申请数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
监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创新:一种基于专利的方法2021-04-092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作为电动车行业最大规模性的行业展会,时隔一年,天津展再度回归。懂行的经销商们早已安排好行程,准备在天津展一窥“后疫情时代”的行业动向。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
天津展抢先剧透,骑幻重磅产品矩阵线上揭幕2021-04-092
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2021年03月26日关于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的最新消息:热电联产是一种有效的能源利用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政策推动下,各地区热电联产不断发展。2019年华北地区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首次超过东北地区,主要是山西省太原市加大清洁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
现状:华北热电联产供热设备容量超东北2021-04-093
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全球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展览会——“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1)”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球1300余家电池、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电池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
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锂电设备新趋势2021-04-092
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2021年03月26日关于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的最新消息: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监管办联合印发《2021年浙江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我省今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正式拉开序幕。《工作方案》显示,2021年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
浙江电力市场化改革再深化2021-04-09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