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步入夏季,多地洪水泛滥,治理城市洪水的需求得到重视,而海绵城市被赋予了很高的期望。事实上,从2014年开始,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地方建设海绵城市的补贴,尽管有如此投入,效果似乎没那么显著,仍有出现城市看海的现象。业内人士认为,城市治水寄望于海绵城市能从根本解决内涝,还是要靠基本排水工程。
7月3日的新闻:“长江形成2017年1号洪水,5只海绵城市股受益”。在今年这种已经向1998年洪水看齐的水情下,再去谈“海绵城市股”的受益,不仅轻佻,逻辑上也是经不起推敲的。
这一逻辑的基本出发点是,洪水泛滥使治理城市洪水的需求得到重视,而海绵城市对治理城市洪水很有效,甚至是终极指望。
2016年,洪水没今年大,有媒体做了一个“2016洪水观察系列”,其中一期题赫然是:“‘海绵城市’崛起:500亿元能否解决城市‘看海’难题”。另一个关于武汉的新闻,标题为“海绵城市不吸水,武汉特大洪水很尴尬”。文中提到,虽然“欲速则不达”,但还是希望我们的海绵城市快点建设、试点快点完成,不要再出现诸如“街上游泳”“路边捉鱼”“汽车变船”的笑话!
期望值好高。公众眼中,海绵城市比大禹手里的息壤还要更像神迹。海绵城市究竟有没有那么大的作用,能不能匹配得起那么大的期望值呢?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关键词,是“低影响”。
从2014年开始,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地方建设海绵城市的补贴,2015和2016年两年的预期投入将近400亿元。有关地方财政也将提供不低于100亿元的配套投入,就此计算,仅政府投入就达到500亿元。如果再加上金融机构设立的相关建设基金和社会资本的海量资金,总盘子更会是一个巨额数字。
尽管有如此投入,效果似乎没那么显著。不完全统计,第一批试点的16个海绵城市中有10个发生内涝;第二批试点的14个海绵城市中有9个发生内涝。期望与效果的反差,不能怪海绵城市这个概念本身。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个“期望表达”。
它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方案,而是对期望结果的整体性描述,或者说是“愿景”。你并不能从这个愿景本身,直接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将这一愿景落地,最需要避免的就是无视本底条件的差异。
从国内看,以中国幅员之辽阔,水文多样性之丰富,城市建设现状和财力之千差万别,就不可能一刀切。吐鲁番和火烧寮不可能对海绵城市有相若的企图,兰州与长沙也不可能惺惺相惜。海绵城市在不同城市试点,自也考虑到了这层因素。
试点城市中,似乎也不乏与洪灾不那么密切的城市,比如吉林省白城。从这一点上来说,海绵城市试点选择,也不全然出自城市抗洪的功利性。
海绵城市的特征,就是尽可能多的在原来不具备吸、储水的局部,如今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这个作用,主要是通过生物性手段加以实现,比如易渗草皮、屋顶植被等。非海绵城市,或者传统城市,主要问题是水来了无处可渗,没有其他地方吸水存水,容易造成地表径流峰值,进而造成内涝。有了海绵城市的那些功能,就会减少内涝的发生概率。然而,与城市防涝最核心的功能相比,减少内涝的可能很少,几乎不必指望。
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在建设初期的设计上,都对洪水估计不足,又或是财力所限,很多城市管道的规格,应对的甚至是一两年重现的洪水。后来发现问题,或是有了钱,又进行重修,对付五年一遇水情的……总而言之,在中国各个城市,排水系统管径太细是普遍存在的现实。除了管径,大部分城市硬底很普遍,要“海绵化”,全都砸开,也不现实。
国外海绵城市内涝少,很难说是海绵化的原因。海绵城市这个理念,更多是锦上添花。而国内城市,本来排水就差,其他配套也很难跟上,海绵城市的效果就更难体现。“海绵城市花钱没用”的观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严格来说,是个误会。
当然,海绵城市的愿景不是没用,而是不能把治愈内涝这么大的责任,放在一个本来更应该是锦上添花的理念上。而推行海绵城市,至少会让中国城市建设越来越接受“低影响”理念,同时,也具有文化与审美上的收益。
但从另外一个方向看,也不能夸大海绵城市的作用。在武汉或者长沙这样的城市,当降水强度达到一定高值,海绵城市在降低城市内涝的作用上,其实是可以忽略的。
防止内涝,对大部分城市,还是要靠基本排水工程,排水管径要能保证,包括对原有管道的改扩建。寄望于海绵城市能从根本解决内涝,甚至为了把脸面做得好看,将有限资金有意倾斜到海绵城市工程上,导致基本排水能力提升延误,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失职了。
上一篇: 对环保数据造假者将严惩不贷
下一篇: 煤制气煤层气产业迎来政策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