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的印象中,臭氧是保护地球的正面角色;但其实,臭氧到了近地面层,就变成了“健康杀手”。臭氧污染不仅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伤害,还会造成很多经济损失。
7月份以来,全国大部持续高温。让网友欣慰的是,在酷热的天气里天空看起来的确更清澈了,很多人都在朋友圈里分享蓝天白云,说空气真好——但请注意,这可能是错觉!因为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一位看不见的空气质量“杀手”——臭氧污染正在这看起来美好的天气里伤人于无形。
“在天是佛在地是魔”伤人最无形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臭氧都是保护地球的正面角色,但这取决于它所处的高度。在距离地面10到50千米的高空,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当高空臭氧减少时,全球皮肤癌患者显著增加、人体免疫系统机能减退。但一旦臭氧到了距离地面10到100米左右的近地面层,就变成了“健康杀手”。
因此,科研界对臭氧有一句公认的描述:在天是佛,在地是魔。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曹军骥对媒体表示,与PM2.5污染天雾霾重重不同,臭氧污染日往往天气看着不错,阳光明媚,蓝天白云,所以夏季臭氧伤人最无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研究所副所长徐晓斌说,当臭氧达到一定浓度时,人就会开始出现鼻粘膜和咽喉粘膜刺激的症状,随着浓度上升,还会出现嗓子痛、咳嗽、头痛、胸闷等一系列症状。在较高的臭氧浓度下,肺功能会受到明显影响,甚至会导致肺气肿、意识障碍和死亡。
除了对人体健康的伤害,臭氧污染还会造成很多经济损失。比如,臭氧会让植物叶片坏死、脱落、长漂白斑、生长受抑制,从而造成农作物减产。同时,臭氧还会造成材料褪色、照片褪光,轮胎老化等等。
臭氧成夏天污染“罪魁祸首”
2013年国务院正式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称大气十条)后,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以PM2.5为首的大气污染物浓度近年持续下降。然而,与PM2.5年均浓度持续下降相比,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却出现了连年上升:从2013年至2016年,74城市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平均浓度分别为:139微克/立方米、145微克/立方米、150微克/立方米、154微克/立方米。
其中,近年来北京臭氧年平均浓度虽没有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但基本维持在200微克/立方米左右,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去年北京市超标天数占比达到45.9%,在超标天数中,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其次就是臭氧。
国内其他地方,今夏臭氧污染同样严重。今年4-6月份,江苏省遭遇最严重的臭氧问题,今年6月,南京仅收获13个优良天,占比一半不到,而剩余17天的“罪魁祸首”竟然都是臭氧。
在成都、上海、西安,据监测数据显示,臭氧超标天数相比去年同期都有所增加。
室内要远离打印机
曹军骥介绍,臭氧污染一般从每年4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其中6—8月份浓度最高。从一天来看,随日照增强,臭氧浓度不断增加,在中午1点左右出现峰值,下午2—3点持续高值,到傍晚5点左右随着太阳辐射减弱,臭氧浓度逐渐降低。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臭氧污染因为在感官上不那么明显,相对于PM2.5来说防护比较困难。专家提醒,应对臭氧污染要从源头上控制,进行减排。对于个体而言,也不必太惊慌。臭氧可以被建筑物、树木等过滤,如果室外臭氧污染严重,待在室内是个较好的防护措施。
专家认为,最有效的防护方式就是夏季午后减少外出,尽量不开窗。此外,还要对室内的臭氧来源保持警惕。在室内,复印机其实就是一个主要的臭氧来源。
马军介绍,臭氧的形成比较复杂,控制难度大。即便是大气污染控制较好的一些发达国家,臭氧污染也是尚未完全解决的大气污染问题。
曹军骥建议,从污染源控制机动车源、小排放源,另外还要强化环境控制。“在主城区,所有挥发性有机物排气企业和单位强制要求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在人口密集区、植被覆盖密集区域,尽快依托路灯和行道树,安装小型净化装置,降低臭氧污染浓度。”
下一篇: 河北承德秸秆变废为宝成出口“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