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产业的应势崛起,可以说是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环保产业火了,环保人心头的烦恼却还在。如果不是三大方面的阻碍,或许环保人早已笑靥如花,而环保产业也早已腾飞。
让中国环保人愁眉不展的 竟然是这三大烦恼
环保很火!火到国家直接将其提升至战略高度,打造成为国民经济新支柱;火到从国企央企到强企小企等各路资本纷纷跨界涌入,跑马圈地,群雄争霸;火到成为新时期新常态下最为耀眼的光芒,驱动美丽中国绿色崛起……
按道理说,环保产业迅速壮大,最开心最受益的莫过于环保人。然而事实上,似乎环保人们的眉头并没有彻底舒展开来,甚至散发着浓浓的愁绪。是为何故?
恶性竞争
其实早在几年前环保产业迅速崛起的同时,便有资深专家发出警示,要谨防投资集中导致竞争压力迅速攀升,最终形成盲目甚至恶性竞争的情况。果不其然,一语成谶,近年来,环保产业恶性竞争越远越烈,已经成为阻碍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掣肘之一。
根据E20研究院数据,近17年来,以垃圾焚烧与水处理领域为代表的环保细分领域的中标价格正不断击穿底线,普遍存在低价竞争的现象。资本逐利,可以理解,但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势必导致治污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出现偷排漏排等现象,使得污染治理的项目却成为了超排问题突出的“大户”。
低价竞争的背后是社会资本对环保产业的看好所致。受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影响,地方环保项目立项放缓,环保企业增多导致供需失衡,规模效应扩大与技术设备成熟导致成本降低空间的出现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低价恶性竞争的风气。
长此以往,行业利润空间被压榨殆尽,环保企业生存步履维艰,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对环保产业的长远发展而言百害而无一利。
技术落后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环保产业高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环保技术仍旧存在一定程度的短板,成为我国环保产业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主要因素之一。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调查发现,在环境分析、监测、检验等领域,所使用的一些设备仍是以进口为主,尤其是一些环保设备的核心零部件,很少有国内产品能够与进口产品形成较有力的竞争。
业内专家一致认为,我国环境领域论文原创性技术较少,核心技术创造不足;发明专利技术总体质量不高,核心专利技术缺乏;研发主体高校和研究院所,企业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研发与转化脱节问题突出;技术产业化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部分技术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发脱节等。
可以说,正是由于环保技术水平不高、创新性不足,从而出现产业及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瓶颈,并导致当前我国环保产业“多而不强”、“多而不精”等怪象出现,进而影响和制约了行业的整体发展。
人才短缺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是技术的载体。在环保事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人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伴随环保产业火爆,市场竞争白热化,人才更是成为各大企业兴衰存亡的关键所在。然而,由于环保产业的技术含量较高,从业人员远远无法满足行业需求。
调查显示,当前我国环保行业从业人员约15万人,技术人员占比仅为不到60%,然而行业中高级人才缺口随着行业继续井喷式发展,将超过50万人,且缺口还将不断增大。虽然国家和高校也开始注重人才队伍培养,但不少企业表示,学校环境专业毕业生与它们所需人才仍旧存在不小的差距,无法满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需求。
尽管如此,鉴于国内污染治理需求的猛增,未来几年乃至几十年,环保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而人才缺口能否及时填补,也将成为我国环保产业稳定发展的必要因素。
苦口良药
看病下药,药到病除。面对上述三大烦恼,中国环保在线认为,需要各个击破,具体如下:
对恶性竞争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建立环保项目的监管责任追究制度和企业退出机制。对污染者终身追责,严惩不贷,通过强力惩处手段扭转行业不良风气,并建立示范工程,进行合理引导。
针对技术落后问题,建立较为完善的、服务于国家和地方排放技术法规制定工作需要的治污先导技术研发储备制度,安排资金开展先导技术研发活动,建立社会化技术实验评价机制,并建立稳定的公益性先导技术研发队伍。
针对人才短缺问题,应进一步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广泛开展政校企三方合作;搭建可持续发展的平台,推动环保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此外还应使政校企合作平台良性运转,推动环保职业教育常态化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