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我国确定7个碳交易试点、进入碳交易元年起,碳交易市场在不断成熟,发展在提速。按照时间表,全国统一碳市场有望在2017年正式启动。业界普遍认为,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启动,未来需要让更多企业参与到碳排放交易中,企业二氧化碳排放的数据也需要更加准确。
按照目前的时间表,全国统一碳市场将于今年启动。所谓碳交易,即碳排放权交易是给企业排放设定上限,通过配额交易降低减排成本的重要制度。也就是,通过市场机制而非行政命令的方式,使节能降碳工作的成本由全社会共同分担。当前,中国碳市场配额分配将以基准线法为主,鼓励减排的政策工具必须从行政命令型、财税鼓励型向市场型转变。
早在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北京、上海、天津、湖北、重庆、广东、深圳等七个地方开展碳交易试点。2013年6月,深圳率先启动了碳交易,拉开了中国碳市场的帷幕。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要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顺利过渡,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这一市场启动运行后,将成为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当中规模最大的市场。
到2020年力争建成制度完善、交易活跃、监管严格、公开透明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实现稳定、健康、持续发展。与此前涵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交易范围不同的是,除了电力、水泥、电解铝三大行业外,他5个行业等后续条件成熟时逐步纳入。“目前,电力、水泥、电解铝3个行业已公布碳配额分配方案,将率先进入碳交易市场。”
聚光灯下困局犹存。正如众多业界人士指出的,作为碳减排的主力军,电力行业的节能环保水平相对比较高,先进机组在一半以上,采用历史法确定配额,压力会小一些。现阶段,全球碳价格定价机制并不透明,价格也不一致,波动幅度比较大,这就对我国碳市场的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根据上述标准,国家发改委曾预计能够纳入1万家企业,参与初期的全国碳市场交易。
同时,试点碳市场并不会因为全国碳市场的建立而立即取消,而是会并行运行一段时间。短时间内相互对接难度较大,本着先让全国市场如期运行的原则,初期试点、全国市场共存的可能性较大。但在5月上旬组织专家评审和各方博弈后,变为各省市联合组建这两个国家级平台,方案已经上报,不过目前仍未有最终消息。不过可以预见的是,在这种并行的格局下,对地方碳市场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出更大的挑战。
有业内人士不乐观地预计,全国碳市场的配套支撑系统建设方案尚未确定,实际进度或有所延迟。从市场投资层面来看,据21世纪经济报道8月3日消息,根据国家发改委气候司相关专家初步测算,未来中国碳配额将是欧盟的3倍,预计高峰成交量可达到260亿吨以上,以目前最低碳价30元/吨计算,未来中国碳市场成交额可达8000亿元以上。碳行业产业链包括交易所、碳资产管理公司、第三方机构、研究机构等。
其中碳管理公司将率先受益于碳市场启动。有媒体指出,作为诞生在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的全球最大碳排放交易市场,中国的国家碳市场将成为全球节能减排的一个标杆性练兵场。同时,全国碳市场跟金融资本市场、绿证和售电等其他相关市场怎么衔接,要在设计阶段就考虑进来。之后,如果碳市场覆盖行业扩展到八大行业之外,并且纳入企业的能耗门槛值降低,同时将多种碳金融产品逐渐引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