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煤炭供给侧改革、去产能进入实质阶段,煤炭在政策和市场的博弈下进入新的均衡,煤价的弹性将变弱。业内分析认为,今年政策将成为决定煤炭供需的重要变量。
中国煤炭工业相关人士在今年年初指出,今年的工作重心也将以“保供应,稳价格”为主,具体措施包括“276-330”工作日产能储备制度,减量置换和指标交易制度,中长期合同制度,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制度,平抑价格异常波动长效机制。
其中,保持合理库存是实现煤炭稳定供应、避免价格大幅波动的有力保障。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建立健全以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责任储备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月28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关于就《关于建立健全煤炭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和《煤炭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制度考核办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指导意见》指出,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分为以下三种适用情形:一是当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大幅上涨至红色区域时,加强对煤炭生产、经营、消费企业最高库存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囤积惜售,加剧供应紧张状况。在此期间,可不考核生产和经营企业最低库存,鼓励各方加大资源投放,以满足市场需求。
二是当市场供过于求,价格大幅下跌至红色区域时,加强对煤炭生产、经营、消费企业最低库存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企业少存煤甚至不存煤,影响安全生产稳定运行。期间,可不考核最高库存,鼓励企业多存煤,以促进市场供需平衡。三是其他情形均对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进行考核。
至于电力企业方面,《指导意见》指出,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煤炭主产区的燃煤电厂,库存量原则上不少于15天耗煤量;其他地区的燃煤电厂,库存量原则上不少于20天耗煤量。为确保迎峰度夏度冬及重大活动用煤需要,有关电力企业要提前做好煤炭收储工作,确保在用煤高峰到来前,将最低库存水平在常态基础上再提高5—10天。
当前供给侧改革期间,国家对煤炭行业的价格稳定是极为关注的,煤价稳定可以为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即煤价过低,行业容易发生债务违约的系统性风险;煤价过高,企业没有动力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
有煤电行业分析人士认为,有关部门除了近期要求加快煤炭先进产能释放,保障旺季煤炭供应。另一方面,或通过了解下游企业承压能力,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相比去年进行直接干预,今年有关部门对于煤炭市场的调控风格偏向谨慎。
中银国际证券中期策略报告指出,从去年9月开始,政府对煤价的调控愈发频繁,目标是把煤价控制在500-570元/吨的绿色区间。并通过督促长协、加快产能置换、核增先进产能等多种手段增加供应,稳定煤价。
预计后续煤价的弹性将减弱,煤价总体会在区间运行。即使短期会超越区间,但政府会加大力度向区间调控。
市场消息方面,国内动力煤市场价格应继续观望为主。目前电厂日耗开始回落,冬储补库尚未开始,此阶段正处于用煤淡季,在此背景下,坑口依托限票等政策维持高位,但发运至港口,下水煤倒挂现象明显,市场交投气氛明显转淡。
后续,随着秋季的临近,发电企业不再急于大量补库存,而山西、内蒙等地煤炭生产能力稳步增加,优质产能加快释放,沿海煤炭市场偏紧状况得到缓解,煤炭供求基本达到平衡状态。后期,随着煤炭供应能力持续提高,供需关系将由供需平衡向供大于求转换。届时,市场煤价将逐步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