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能源局等三部委发布了《关于提高主要光伏产品技术指标并加强监管工作的通知》。决定适当提高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市场准入门槛和“领跑者”技术指标。中国电力报记者专访了潞安太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潞安太阳能”)执行董事、潞安光伏发电有限公司董事长邓铭,就光伏电池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进行了探讨。
中国电力报:相关部门对光伏产品技术指标要求的不断提升,对行业发展有何意义?
邓铭:国家相关部门对光伏产品技术指标要求的不断提升,从国家层面看,将有助于支持先进技术产品扩大市场,促进“领跑者”计划的实施,推动光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有利于促使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加快技术进步,同时有利于淘汰部分落后产能,将利好整个行业发展。从潞安太阳能的层面看,技术标准的提高,意味着对企业的产品要求将更加严苛,但同时也会把行业内过剩、效率低的落后产能全部淘汰,这将进一步凸显我们作为光伏设备企业技术领先的优势。
随着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和技术不断进步,逐步提高标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从长远来看,对我们这样的企业是有利的。
中国电力报:潞安太阳能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提升光伏产品的效率,降低衰减率?
邓铭:在提升效率方面,除依托网版、浆料等主辅材的更新换代以外,针对黑硅工艺,PERC工艺,热氧工艺,双面电池工艺,密栅印刷等工艺都进行了优化,这些新工艺的优化,对单多晶电池都有一定程度的效率提升。
在降低衰减方面,潞安太阳能从硅片、电池、组件等各个生产环节进行工艺改进,降低组件封损。在单晶硅片生产中,采用低氧拉晶技术,降低拉晶工艺氧含量,减少电池片硼氧复合体的产生,从而降低电池片衰减。在多晶硅片生产中,采用掺镓多晶铸锭技术,减少硼的掺杂量,从而减少电池片硼氧复合体的数量,减小衰减。
在电池片生产工艺中,采用电注入技术,在一定温度下,对电池片进行持续的电子注入,中和电池片中衰减源硼氧复合体,降低电池片效率衰减。氢钝化工艺,利用氢原子钝化硼氧复合体,由硼氧体钝化为硼氢非复合体,降低衰减,针对单晶多晶都有良好的抗光衰作用。在组件生产中,通过采用加厚焊带、白色乙烯—酸乙烯共聚物(EVA)及合理的EVA搭配,提升组件功率,间接降低组件效率衰减。
目前潞安太阳能的单晶PERC电池片平均效率为21.5%,最高效率达到22.3%,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未来在单晶PERC技术的基础上,继续将热氧化技术,无网结印刷技术,电注入抗光衰技术,低压扩散技术,多层钝化等多种技术,全部集成到目前的PERC工艺中。同时在PERC技术的基础上研发PERL技术,针对背面激光开槽区域进行局部钝化,进一步提升效率。在PERL技术的基础上,研发PERL双面电池,在正面电池效率基本不受影响的前提下,电池背面也具有一定的效率和发电能力。
针对多晶电池片,潞安太阳能将在低成本金刚线切割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黑硅及PERC技术,在完美解决金刚线切割多晶的制绒反射率问题后,提高多晶电池转换效率,届时多晶效率可达到20.8%。同时在PERC多晶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多晶PERC双面电池技术,作为公司新产品的技术储备。
中国电力报:第二批“领跑者”项目潞安太阳能是否有中标?为项目提供了哪些产品?
邓铭:在第二批“领跑者”项目中,潞安太阳能成功中标阳泉国家级“领跑者”基地平台项目50兆瓦建设指标,该项目采用组件由潞安太阳能自产高效多晶组件,其最高输出功率可达275瓦,转换效率达到17%。项目计划9月30日前实现并网发电。
中国电力报:未来,潞安太阳能在市场布局方面有哪些规划?
邓铭:分布式是光伏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国家多项政策扶持,分布式光伏项目在今年有望迎来发展大机遇。根据《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分布式光伏装机量要达到6000万千瓦以上。而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超过24吉瓦,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超过700万千瓦,同比增长近3倍。据此推算,分布式光伏在“十三五”期间的复合增长率将超过50%,其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在市场布局方面,潞安太阳能将借力山西省长治市“超级领跑者”示范基地建设,争取国家“1.5吉瓦光伏发电前沿技术依托基地”项目,有序推进武乡、大同、阳泉、平朔光伏电站项目,同时积极参与大同、临汾、寿阳基地招标;同时要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进一步推动国际光伏电站业务的发展,努力构建公司在国际光伏电站系统集成和建设中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地位,持续跟进塞拉利昂500兆瓦、哈萨克斯坦50兆瓦光伏项目合作,力争“十三五”期间光伏总装机容量突破1吉瓦。
上一篇: 电力现货助力储能市场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