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人才,是刘备三顾茅庐的虔诚;吸引人才,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执念。
聚天下之才而用之,有人才的城市才有未来。从50年前人才聚集美国西海岸的硅谷等地,到近30年来人才大量涌向我国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这些地方的强势崛起和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荟萃、人才济济。
城无远虑,必有近忧。落户“零门槛”、住房补贴……今年毕业季,成都、武汉等新一线城市出台多项政策揽才,体现的是城市对未来产业升级、价值创造的深谋远虑。
那么,到底怎么做才能让各类人才“望旆来归”,从而达到“群贤毕至”呢?
今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新书《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系统阐述了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等话题。围绕当前人才在城市间的流动和城市人才竞争等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了该书编写组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局长张冠梓。
●要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门槛
在人才结构上,不仅人才数量总体不足,而且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特别是城市建设急需的高、精、新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缺短。
NBD: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不论是国家还是城市在人力资源上的竞争从“人多力量大”转向对人才的争夺。这对人才工作提出了哪些新挑战?
张冠梓:对于许多城市而言,尽管人才政策一直随着改革的深化不断改革,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仍然使他们“猝不及防”,对现有的人才体制机制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比如,在人才使用上,仍存在着“学非所用,用非所长”、“人不得其事,事不得其人”的现象,不少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因岗位等因素不能充分发挥。在人才流动上,受传统人事制度的影响,特别是由于受传统的身份制度、档案制度、户口制度、住房制度、保险福利制度的制约,人才流动的风险和成本比较高。另一方面,人才的不合理流动和流失比较严重,城市的人才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在人才结构上,不仅人才数量总体不足,而且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特别是城市建设急需的高、精、新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缺短。在人才服务上,存在重引资偏引智、轻服务少联络等问题,导致引得进留不住的现象。有的人才工作更多的是围绕项目引进,一旦项目接洽成功,对人才的后续相关服务较少。在人才管理上,人才管理机制不够灵活,科学的人才工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对人才工作在精力上、资金上投入均偏低。在人才国际化方面,亟须选用、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眼光、懂得国际化经营、管理和技术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NBD:说到人才流动,当前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让“聚天下之才而用之”真正成为可能。在吸引全球高端人才流入方面,就城市而言,还有哪些阻碍?
张冠梓:这些年,为吸引和引进国外人才,我国在外国人出入境管理、人才签证、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等方面都给出优厚的政策,然而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比如,引才和用才的视野还相对狭窄,吸引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主要还是留学人员和海外华人,非华裔人才比例极低。有关人才的不少制度设计过于刻板甚至封闭。且不说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好多制度藩篱突破不了,即使在体制内不同性质特点的单位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也有很多难以跨越的“门槛”。再具体说,即使在同一单位内部,也存在着体制内外之分,在工资待遇、晋升空间、评价激励方式都不一样。
●优化创业环境吸引人才聚集
对于一个城市来讲,吸引人才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我觉得,除在体制机制方面亟须改革外,优化创业环境是城市增强人才吸引力的重要方面。
NBD:从硅谷等全球创新中心来看,人才聚集度越高是否越能激发创新?纵观人才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有什么规律可循?未来我国人才流动是否也会向部分大城市、中心城市聚集?
张冠梓:当今时代,有人才,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人才流动,而人才的流动基本上向科技水平比较高、环境条件相对好、研究经费较充足、待遇高的地方流动。目前来看,人才聚集现象比较明显,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这种地域发展的不均衡必然会导致地区间的人才数量越来越不平衡,差距越拉越大。从另一个角度看,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吸引力不够强。这里面,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环境,是制约人才聚集和人才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可以预期,随着中小城市、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加上他们不断完善当地政策,优化创业和生活环境,对人才做好有针对性的服务,就一定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前往投资兴业、安家落户。
NBD:前段时间成都、武汉等新一线城市纷纷提出吸引人才的政策。对城市来说,吸引人才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张冠梓:前一时期,“逃离北上广”再引热议,源于多地落户政策的密集出台。其中,武汉、成都、长沙等多个城市,向人才伸出橄榄枝。对于一个城市来讲,吸引人才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我觉得,除在体制机制方面亟须改革外,优化创业环境是城市增强人才吸引力的重要方面。通过提供创业支持和优惠政策,把建立完善人才相关政策体制放在重要位置,形成良好的个人创业环境和氛围,让人才在良好的城市环境中找到“用武之地”和归宿感。
●健全城市人才服务网络
要推进创业环境建设,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以达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多做贡献的目的。
NBD:成都提出“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观。您如何评价这样的人才理念?
张冠梓:近年来,许多城市陆续推出优惠政策,营造了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的良好政策环境。这些举措说明这些城市已经树立起了一种能够适应人才成长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新的人才理念。这对原来那种简单套用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办法的人才管理模式,无疑是一种“突破”。当然,要将这些新的理念转化为政策措施,才能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
NBD:那么您认为落实上述理念,还需要什么样的具体制度保障呢?
张冠梓:我觉得有五个方面吧。一是要推进创业环境建设,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以达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多做贡献的目的。二是改革人事制度,重点围绕身份制度、档案制度、户口制度、住房制度、保险福利制度进行改革,打造创业城市宽广平台。三是改善人才结构,着重解决城市产业间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根据本地区的人才结构性矛盾现状、成因及需求预测,做好人才统筹工作,把人才的培养与项目的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四是完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人才公平竞争、保护人才合法流动、保障城市人才安全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城市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中的职责与行为准则。五是加强对人才市场的统一管理,建立健全城市人才服务网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形成高效快捷的人才服务支撑体系。
下一篇: 大秦线秋季检修如期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