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经济延续一季度的良好开局。工业增速处2015年以来的高点,出口交货值处2012年以来的高点,工业企业效益增速维持高位,工业投资增速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企稳态势。这些成绩表明我国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已取得一定成效。
日前,经济日报记者就下半年工业经济面临的挑战及创新破解的方法采访了赛迪智库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秦海林和赛迪顾问高级副总裁文芳。秦海林认为,随着上半年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创业持续活跃、虚拟现实技术不断成熟等热点的扩散,下半年我国工业增速将延续平稳增长态势,预计2017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与此同时,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性、结构性问题也有待继续加力解决。
推进工业新旧动能转换要过“四道坎”
据秦海林分析,下半年,我国工业经济面临四大挑战。
去产能进入攻坚阶段。一是煤炭去产能难度加大。今年去产能将涉及全部目前正常生产的煤矿,关停难度加大;企业内部消化冗员的空间逐步缩小,去产能过程中人员安置问题将成为难点。二是市场倒逼力量削弱。1至5月钢铁、有色行业利润分别同比增长93.5%和57.5%,企业效益持续好转,违规新建钢铁产能和已封停设备复产风险增加。三是财政部鼓励去产能专项奖补资金实行早退多奖,客观上对去产能企业的激励效应逐步减弱。
工业投资增速企稳回升基础不牢。一是制造业投资回升基础不牢。PPI环比增速连续三个月为负,企业效益增速逐步趋缓,长期来看难以支撑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更趋谨慎。货币供应速度放缓,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受限;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回落,并传导到新开工、施工、竣工面积,房地产企业投资将趋于谨慎。三是基建投资难维持高增长。其主要原因是政府部门负债率上升,财政发力稳增长不可持续;PPP项目存在诸多隐忧等。
脱实向虚削弱了产业竞争力。一方面是生产要素脱实向虚,打击实体经济创新动力。上半年,我国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9%,增速明显低于2014年同期7.5%的水平;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占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比重2011年以来逐季下降,上半年降至6.7%。另一方面是经济结构脱实向虚,削弱我国产业竞争力。上半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8.8%,远超英、美、日、德等经济体;而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9.8%,低于30%的预警监测标准。
新旧动能转换任重道远。一是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其规模难与传统产业等量齐观,高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不足1/5。二是改造传统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多是替代性增长,其效应体现在降成本、提效率、优结构方面,对稳增速贡献有限。此外,培育新动能需要创新要素的足够投入和体制机制深层次改革,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以创新破解挑战
针对如何面临4个挑战,秦海林建议,首先要打好去产能攻坚战。一是加快建立市场化退出机制,在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严重的行业,建立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试点,并推广到有色、建材等行业。二是减少无效和低效投资,从源头控制落后产能,重点落实煤、电等行业“消一批、缓建一批、缓核一批”的政策,减轻后期去产能工作难度。三是积极开展有色、船舶等行业的去产能工作,深入探索资产债务规范处置的方式方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债转股。此外,应做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推进装备工业发展,加快培育壮大工业新动能。
其次,激发投资活力,助推工业转型升级。要增强制造业对投资的吸引力,结合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具体任务,寻找国家产业政策和传统制造业变革的契合点,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鼓励以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改善企业投资预期,增强投资信心。还应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加大对优质民营企业上市支持力度,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同时,降低民间投资准入门槛,引导民间资本流向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新兴行业。此外,通过PPP等方式为基建投资提供持续稳定的融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对工业行业发展的拉动力,充分发挥基建投资的经济稳定器作用。
第三,深度融合,促进虚实共舞。一是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向实体经济聚集,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实体经济回报率,提升实体经济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二是积极推动金融体制改革,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三是继续做好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示范工作,探索产融合作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同时,鼓励企业实施“两化融合”技改示范工程,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回收利用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应用,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所以,面对新技术、新模式冲击,传统产业迫切需要借助资本杠杆,摆脱内涵式增长乏力的困扰,基于原有资源和能力,不断孵化新业务,挺进新领域,发育新能力。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中国制造领域将产生大量并购和整合。”赛迪顾问高级副总裁文芳说。
最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一是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积极寻求智能识别、纳米级芯片、基因工程、新材料等前沿技术突破,抢占战略制高点;二是加强对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监管,引导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快速形成有效供给,充分释放新兴市场需求;三是推动传统制造业与大数据、物联网、工业设计等领域深度融合,加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打造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