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北京市环保局印发《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文件要求以治理PM2.5为重点,全面提升污染防治水平,不断改善空气质量。《规划》中明确,2020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30%左右,控制在56微克/立方米左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意味着,在完成大气十条规定的60微克/立方米左右目标后,北京市PM2.5的控制任务还将进一步加码。
全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降三成
近年来,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措施不断加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是,大气污染物超标的问题仍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市除二氧化硫稳定达标外,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臭氧年均浓度分别超标25%、45%、130%和27%。
北京市环保局称,当前北京人口增速虽已放缓,但拐点尚未出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刚性需求还在增加,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仍超过环境容量,大气环境承载力严重超载情况短期难以发生根本性变化,资源与环境压力日益凸显,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2016年,北京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全面下降,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值分别为10微克/立方米、48微克/立方米、73微克/立方米和92微克/立方米,比上年分别下降28.6%、4.0%、9.9%和9.8%。
但是,根据大气十条目标,到2017年,北京市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目前来看,离此目标仍有一定距离。
《规划》指出,到2020年,在周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整体改善的情况下,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清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提供良好环境。
具体目标是:2020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30%左右,控制在56微克/立方米左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56%以上。其中,南部地区(丰台区、房山区、通州区、大兴区)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35%以上。
对于完成这一目标,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难点还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本地源排放,一个是区域传输。随着北京在散煤、散乱污、建筑扬尘等方面的强化整治,解决区域传输问题的难度会更大。
城六区禁止新建和扩建制造业
当前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面临压力和挑战,主要包括:污染治理的长期性和空气质量改善的紧迫性矛盾日益突出;“生活消费型”污染特征使空气质量改善难度越来越大;现有环境管理体系与迫切的空气质量改善要求不相适应;区域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等。
为此,北京市从几个方面提出了深化大气污染协同减排的措施,涉及推进机动车低排放化、产业绿色化、扬尘治理精细化、能源消费清洁化、区域联防联控等。
《规划》强调,严格落实并不断完善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严格控制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工业项目建设。全市范围禁止新建、扩建传统的炼油石化、冶金建材、化工等工业项目,城六区禁止新建和扩建制造业、火力发电、热力生产和供应中燃煤和燃油热力生产;限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大的现代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建设项目。
同时,文件要求,调整退出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性制造业,特别是高消耗、污染产业。
根据《北京市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到2017年,铸造、锻造、彩钢板、沥青类防水材料生产、建筑陶瓷制品制造、人造板制造、使用苯胺油墨的凹版印刷、有机溶剂型涂料、使用有机溶剂型涂料的家具制造(木、铁)制造、化学原料药制造等整体淘汰。
薛涛认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下,北京市的一些资源集中度会不断被削弱,工业企业搬迁的速度也会加快,包括一些老工业企业也可能会被搬出去,未来北京市肯定没有大的制造业企业。
此外,在备受关注的机动车方面,《规划》提出,进一步完善小客车数量调控政策,研究制定并实施提高用车成本、差别化停车收费、高排放车管控等公共政策。
前两年,针对北京市城市拥堵和机动车排放的问题,业内专家曾提出效仿新加坡收取拥堵费的政策,对此,薛涛认为,收取拥堵费肯定能解决北京机动车排放的问题,技术上难度也不大,但目前政策仍不明朗。
上一篇: 俄罗斯煤炭储备可供开采超5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