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油价微涨,因受飓风哈维影响的美国主要炼厂开始复工,可能有助于恢复原油加工量,而飓风艾尔玛的风力也开始逐渐减弱;另外,沙特和阿联酋达成共识,可能延长减产协议的消息对油价产生支撑。具体来看:
第一、美国国家飓风中心最新消息显示,飓风艾尔玛的风力已经开始逐渐减弱,缓解了投资者的担忧情绪,这对于支撑油价起到一定作用。
目前很多炼厂正准备恢复生产, 消息人士表示,美国最大炼厂Motiva周一已经恢复了位于亚瑟港32.5万桶/日的炼油产能。
高盛分析师表示,哈维仍可能给原油市场造成更大的影响。两个飓风可能对9月油市平衡造成冲击。影响全球90万桶/日的需求以及30万桶/日的供应。
能源咨询公司WTRG Economics总裁James Williams表示,尽管一些投资人担心艾尔玛飓风给需求方面造成的影响,但我认为情况没那么严重。并称哈维对油市的影响更大,原油需求将由恢复生产的炼厂决定。
第二、根据沙特能源部的电子邮件声明,沙特能源部长法利赫和阿联酋能源部长Suhail al-Mazrouei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会议上“对于基本面改善表示满意”,并表示“可能会在适当的时候考虑”将欧佩克减产协议延长到2018年3月31日之后。
法利赫称,委哈两国均已同意需要作出更多努力来平衡原油市场的供需平衡。
第三、俄罗斯能源部长瓦克上周曾表示,已与沙特能源部长商谈了延长减产的可能性。消息公布后,油价上涨。行业观察人士称,对于欧佩克及其合作伙伴来说,没有任何新的选择:要么继续减产并失去市场份额,要么解除限产从而令油价下跌。
彭博专栏作家Liam Denning称,第二种情况更适用于沙特等低成本产油国。Denning认为,再次延长减产也不会得到太多关注,沙特彻底改变石油政策才是唯一的生存方式。
Denning称,“合理的做法是,让沙特等大型低成本产油国将石油产量最大化,让油价降到既能阻止了资本流向美国页岩油产业、又能刺激更多需求的地步。”
OPEC秘书长:下半年需求看升 油市再平衡正在进行中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秘书长巴尔金都表示,今年下半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将比上半年高出约200万桶,需求上升将导致原油库存进一步下降,非OPEC很明显油市正在实现再平衡进程中。
他还表示,7月经合组织商业原油库存较五年平均值高出1.95亿桶,低于今年初3.4亿桶水平;6月以来浮动库存呈减少趋势。
对于减产协议,巴尔金都表示,减产协议正在协助重新平衡油市,成员国也在讨论延长减产协议至少3个月,下次召开会议是在11月。
OPEC内部早在半年前就开始探讨减产计划延长3个月至明年6月的可行性,并相信此举会在2018年令原油市场的基本面展望趋于乐观。
由于担心减产协议在明年3月到期后仍不能使石油市场恢复平衡,上周末,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以及阿联酋的能源部长均同意,为令国际油市恢复平衡,对所有选项都持有开放态度,其中包括延长减产协议至明年3月份以后。
声明显示,同为OPEC成员国的沙特和委内瑞拉均同意,在自愿恢复市场平衡的努力方面,维持采纳所有选项的可能性至关重要,其中包括在必要时,将这些努力延长到2018年第一季度之后。
机构:各怀鬼胎,深化减产或将无果而终
《华尔街日报》上月晚些时候报道称,俄罗斯和沙特正在推动第二轮减产延期。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该国原油出口的收入增长了35%。 与此同时,沙特除了要在长期实现经济多样化外,在短期还要对付预算赤字。俄罗斯石油生产成本比沙特高,因此如果油价大幅下跌,将会有更多的麻烦。另一方面,沙特对石油收入的依赖程度高于俄罗斯,而且其减产的份额要超过俄罗斯。这也就意味着,沙特和俄罗斯减产面临两难的困境。
无独有偶,英国经济研究和咨询公司凯宏投观(Capital Economics)经济学家Tom Pugh对媒体表示,鉴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不想把更多市场份额让给美国生产商,他认为深化石油减产实现的可能性似乎不大。
Pugh表示,他不认为将协议再延长三个月对油市状况会有什么大的帮助。在他看来为产生实际效果,减产必须延期至2018年底才行。
此外,就职于智库 IHS Markit的 Spencer Welch指出,去年11月份达成的协议最初是作为实现市场再平衡的一个短期推动存在的,但现在看来供应削减越来越可能有永久存在下去的必要。
加拿大皇家银行(RBC)表示,对于追求油市平衡而言,油价向前谨慎且平稳的推进是至关重要的;此外,近期全球库存下滑有所加快。该行预计,2017年美国WTI原油的平均价格为49.30美元/桶,明年为53美元/桶;布伦特原油2017年均价料在52.50美元/桶,明年料在55.50美元/桶。
路透大宗商品与能源市场技术分析师王涛撰文指出,斐波那契比率分析显示,布伦特原油可能小幅涨至阻力位54.24美元/桶,然后掉头向支撑位53.54美元/桶滑落。
上一篇: 2017年我国节能市场趋势分析:合同能源管理未来发展如何?
下一篇: 煤制乙二醇国内供应端表现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