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梅森智库联合举办2017首届中国新能源产业投资峰会暨新能源产业特色城市推选活动已全面启动。翟镇凭借优越的区域地理位置、良好的招商环境、强力的政策扶持和新能源产业建设的卓著成绩入选为“中国新能源特色小镇”。
翟镇位于新泰市城区西邻,103省道东西穿过,交通区位优势突出。区域面积71平方公里,辖46个村,7.2万人,上世纪80年代建有6个国有、地方煤矿,年产原煤一度达到400万吨,洗选能力2000万吨。进入新世纪后,伴随着煤炭资源逐渐枯竭,采煤沉陷区土地沉降、民房斑裂、基础设施受损等问题日益突出,不可避免地“患上”了煤炭开采的“后遗症”。近年来,翟镇积极探索产城一体发展、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趟出了一条“人口、产业、环境相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新路子,实现了从“黑色”到“绿色”的华丽嬗变,连续获得全国重点镇、国家生态镇、省中心镇等荣誉称号。
翟镇曾经因煤而兴,又因煤而困,在采煤沉陷的现实面前,他们以村庄整体搬迁为基,解决民忧、腾空土地、拓展了发展空间;又以光伏设施建设为媒,融合产业、打造特色,实现了破茧重生。综合他们产城融合发展的经验,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有益启示。
坚持大项目引领
2015年,新泰市抢抓国家大力开展采煤沉陷区治理的有利时机,通过积极对上争取,国家光伏“领跑者”计划的重大支撑项目——200万千瓦农光互补项目成功落地新泰,翟镇首当其冲成为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示范基地的主战场。翟镇项目区规划设计光伏发电55万千瓦,占地3.1万亩,投资55亿元。大项目带来的是大机遇,也吸引着工商资本的大量涌入,为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源源动力。
坚持大企业支撑
翟镇先后引入华能山东分公司、中国国际、中节能、北控清洁能源四大集团进行投资建设。一期30万千瓦光伏电站项目将于9月30日全网域并网发电,二期明年付诸实施。项目建成后,年均发电量15.6亿度,年均销售收入13.3亿元,年均税收1.5亿元;项目建设期间,仅建筑安装增值税、物流运输增值税就能增收1.2亿元。
坚持大融合拉动
翟镇在土地复垦、生态修复的过程中,创新性地探索出“光伏+农业”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使采煤沉陷区由“包袱”变“财富”,产业结构由“黑色”转“绿色”,为产城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
翟镇农光互补项目的实施,为区域内多晶硅、光伏玻璃、电器组件、电线电缆、支架、输变电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还通过光伏企业引进了潍科种业、恒蔬无疆、德信泰合等国内知名农业龙头企业投资入驻,规划建设农业设施大棚2.1万亩,并同步发展休闲采摘、农业观光、农家乐等生态旅游项目,将带动当地物流运输、仓储批发、电子商务、观光旅游、生态修复等新业态的快速膨胀,形成“一产”叠加“二产”、带动“三产”的新型产业链条,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充足动能。
农光互补项目带来的不仅是产业的发展,更是村民的实惠。整村搬迁的村民通过流转土地赚“租金”(年每亩1000元)、基地打工挣“薪金”(每年8000-10000元)、承包大棚翻“本金”(年亩均收入5万元),实现了身份的华丽转变。为更好实现充分就业,镇指导各村成立了劳务合作社,积极对接企业用工需要,定期组织农业技术专业培训,让“地道农民”变“产业工人”。同时,通过园区务工、大棚承包、虚拟岗位等形式开展精准扶贫,有效地帮助了贫困户脱贫。
让优势变特色
特色小镇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劲支撑,独特的产业生态是特色小镇的灵魂,必须以特色产业为支撑,打造既有个性、更富内涵的特色小镇。翟镇积极抓住光伏发电基地项目带来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本优势,围绕“处处有光伏、家家用光伏、人人享光伏”的目标,实施了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在小镇设置了光伏路灯、光伏垃圾箱以及形态各异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并建设有特色新颖的“小镇客厅”和城镇综合体,配套科技展览、创新创业、农民培训、商贸物流等多个发展平台,努力打造集光伏领跑、观光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国知名“光伏小镇”。
上一篇: 淡定 煤价月底或下跌!环渤海汽运煤集疏港政策或调整
下一篇: 光伏扶贫为江西大余贫困村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