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环保督察,督察的虽然是环境问题,但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地方整体工作的综合检验和深度“问诊”,直接倒逼了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提升,也倒逼了城市发展“立竿见影”。当然,环保督察绝不是一阵风,不仅是生态环境的保卫战,也是一场转型升级的持久战。
环保部最近公布,第四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完成对吉林、浙江、山东等8个省(区)的督察进驻工作。至此,自2015年底从河北试点开始的中央环保督察巡视,两年内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督察范围不可谓不广;超过1.5万人被问责,问责力度不可谓不大。就像一家企业负责人所说,“原来治污就像打一巴掌,这次感觉手术刀真的架在了病灶上”,环保督察被视为“刮骨疗毒”,其催生的“化学反应”有目共睹。
“千秋胜负在于理”。环保督查雷厉风行的背后,是新发展理念的引领,是绿色发展的深入人心。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用环保倒逼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强身健体”,越来越多的地方学会“算大账”。比如,河北文安县停产整改7000多家人造板企业,整合后的200家企业全部达到标准,企业数量减少到原来的几十分之一,产值、纳税却实现翻番。这样的环保“账本”表明,环保督察不仅是生态环境的保卫战,也是一场转型升级的持久战,必将有力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如果说,理念决定了“你认为重要的事”,那么,推动你为此竭尽全力的力量,主要是责任心。在中央环保督察巡视的引领下,各地政府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越来越主动。曾经“能躲一时是一时,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的“庸懒散”减少了,以“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强化环境保护的做法越来越普遍。有的地方在中央环保督察组来之前便先行展开省内督察,有的地方设置专门的环境监察机构推进环保督察常态化。
一位市委书记坦言,如今,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看空气质量是不是达到优良标准。近两年来,“早起先看空气”已成为很多领导干部的习惯。在一些县市,大会小会说生态、茶余饭后谈环保,成为一种风尚;PM2.5、挥发性有机物、黑臭水体等专业术语,成了不少领导干部脱口而出的高频词汇。
理念之变、责任之变,最终要体现在整改的扎实、精细上。因此,在实践中或把环保督察当“稻草人”,督一下动一下,刮“一阵风”;或在问题整改中措施不细不实,特别是对部分关系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行业企业采取“一刀切”、临时性关停等措施……对类似行为,要坚决说不。环保督察既反对纵容污染的“不作为”,又反对简单粗暴的“乱作为”,强调环境治理抓实抓细。比如,四川成都要求精准施策、拒绝“一刀切”,对待不同污染企业要分类处理,该关停的关停到位,该整改的整改到位。山东淄博也要求对“散乱污”企业分为关停取缔类、限期完善类、搬迁改造类等进行分类施治。行动上的精细治理,很好地维护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动态平衡。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环保督察绝不是一阵风,也不是最终目的,问责是为了督促各地根治环境污染的民生之患,回应绿水青山的民心之盼。人人都做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践行者,才能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