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国家能源局公布了当前煤炭行业“家底”,对全国建设生产煤矿产能情况予以公告。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已核准(审批)、开工建设煤矿1228处(含生产煤矿同步改建、改造项目89处)、产能10.53亿吨/年,其中已建成、进入联合试运转的煤矿231处,产能3.68亿吨/年;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照的生产煤矿4271处,产能34.1亿吨/年。
在2016年煤炭去产能之初,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曾公布过全国煤矿产能情况。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煤矿总规模为57亿吨。在57亿吨的产能规模中,正常生产及改造的煤矿39亿吨,停产煤矿3.08亿吨,新建改扩建煤矿14.96亿吨,其中约8亿吨属于未经核准的违规项目。
将上述两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去产能工作,全国煤矿产能已经明显下降。截至上半年,全国煤矿产能为44.63亿吨,比去产能之初下降了12.37亿吨。
需要分析的是,目前这样的产能规模能否满足国内的能源需求?在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提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结合巴黎气候大会上中国对世界的承诺,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再加上在环保掣肘之下,煤炭需求难以大幅增长。
回到煤炭行业目前的供需情况看,经过前期的去产能工作,供需基本实现平衡。虽然前两年煤炭产量持续下降,但在今年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去产能实施方案中,煤炭产量要实现小幅增长。究其原因,无非是在煤炭行业陷入低谷,煤价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前几年煤炭产量也受到影响。
当前,逐步恢复的煤炭产量,实际上是弥补了国内煤炭需求的缺口。从煤炭进口情况看,去年推动煤炭进口大幅增长的动力,就来自下游供给不足。但长远来看,煤炭需求要实现大幅增长,仍不现实。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目前火电行业也在去产能,国家能源局明确表态,要有效控制煤电产能规模,建立煤电建设风险预警机制,对红色和黄色预警省份,禁止新建燃煤电站。而另一方面,随着环保压力的加大,各地都在压减煤炭消费,在城区开展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在农村推广清洁型煤,这客观上也抑制了煤炭消费的增长。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作的推进,也提升了煤炭利用效率。随着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的成熟,对于同等数量的煤炭消费,将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结合上述分析,如果煤炭产能保持在目前的规模,也基本上能够满足国内的需求。从这个出发点看,化解过剩产能不仅实现了煤炭行业的良性发展,更是为能源结构优化奠定了基础。
下一篇: 三西多矿复产 煤价继续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