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地膜覆盖面积和使用量最大的国家,每年地膜使用量达百万吨。但大量不可降解地膜残留在土壤中,不仅直接导致农作物减产、农民减收,而且影响农田续耕能力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由此引发的农田“白色污染”,已成为影响当前农村生态建设的突出环境公害。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在山东调研期间了解到,该省科研机构和企业六年联合攻关,成功研发了一种名为“氧化—生物双降解生态塑料”的技术,让地膜“无害化降解在土壤中”。5年来,这一技术已在全国20多个省份示范应用近400万亩,有望彻底破解农田“白色污染”之困。
可降解地膜在山东省商河县白桥镇林场大蒜种植中已被推广使用
“白色污染”危害深重
作为我国农业生产重要的生产资料,地膜覆盖技术具有增加地温、抑制地表水分蒸发、抑草灭草、抑盐保苗等显著作用,成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关键。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从国外引进这一技术以来,如今已广泛应用在棉花、玉米、马铃薯等几乎所有作物上。
中国农用塑料应用技术学会会长张真和介绍,我国地膜使用量已达到每年150万吨左右,用膜量和用膜面积均居世界首位。与欧美日韩相比,我国所用地膜最薄,回收难度大。由于自行分解极慢,残留量越来越大。以山东省生态农业建设区为例,统计显示农膜回收率仅达33%。
德州市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所长袁海涛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土壤中残留的大量地膜直接影响水肥运输和作物根系下扎,导致农作物减产。经测算,种植十多年的棉花地平均每亩地膜残留量达到4公斤,可影响棉花亩产27%。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冯圣玉说,目前的解决方法一是对普通地膜进行回收,二是推广应用可降解地膜,普通地膜回收因费时费工、回收不彻底等原因,效果并不好。相比之下,可降解地膜具有环保、省工省时等优良特性,解决农田“白色污染”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能化在土壤中的地膜”
2012年,山东天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山东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专家,经过6年的科技攻关,成功研发出氧化—生物双降解生态塑料技术。中国科学院高分子材料专家王佛松院士等鉴定专家认为,这一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在吴桥县管庄村一片棉田地,德州市农科院棉花研究人员已在这里进行了5年的双降解生态地膜与普通地膜的对比试验。《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进入这片棉田地,袁海涛指着紧挨着的两垄棉花根部地膜说,这是今年4月同时覆的地膜,双降解生态地膜已降解了大部分,只有少量还能看见,而普通地膜表面依旧完整,塑料拉力没有下降。经过试验,在棉花130天生长期里,双降解生态地膜的降解率达到86%。
位于济南市历城区董家镇的一有机蔬菜基地中,170亩蔬菜大棚全部使用了双降解生态地膜。农艺师刘新强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通过5年来的试验情况看,这种地膜完全降解后有利于植物根系生长。
相关专家介绍,这一技术的核心是在聚乙烯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纳米降解助剂,通过自然条件下的光热作用,定时将大分子量聚乙烯氧化降解为小分子量聚乙烯,小分子量聚乙烯再由土壤微生物最终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和微生物有机质,真正做到可解可控、无毒无害,成为一种“能化在土壤中的地膜”、“能被微生物吃掉的地膜”。
示范应用效果显著
据了解,双降解生态地膜技术目前已获得1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相关产品已通过国内外20余项权威检测。先后在山东、甘肃、内蒙古等25个省、市、自治区开展示范应用,涵盖棉花、玉米、花生、大蒜、大姜、烟草、大棚蔬菜等30余种作物,推广面积超过400万亩。
商河县白桥镇林场负责人董发利给《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地用普通地膜成本是40元,用双降解生态地膜每亩成本是50元,但回收一亩地残膜的人工工资是75元,还没算回收过程中的运输、清洗、烘干、熔融再造等成本。”
目前相关企业已开发出生态降解地膜、购物袋、垃圾袋、保鲜膜等八大系列60多种双降解生态塑料产品,可应用到农业、工业等各个领域,对于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篇: 空气质量总体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