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逐渐庞大的光伏电站,到了必须更加重视和关注运维的时候了。历时两个月的时间,我们走访了十多家光伏运维企业,既包括电站业主自营的运维团队,也包括第三方的独立运维公司。我们与业内人士就目前运维市场的状况、面临的问题以及后续的解决办法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
“有的单位还没有建立基本的委外运维体系,虽以招标形式运作,对价格却无适当的限制,最后的中标价格之低,甚至超出招标者的想象。”天合光能刘承磊告诉《能源》杂志记者说,“当然也有一些国企委外运维的要求较为明确、合理。”
截至2017年三季度,全国新增光伏装机达到了42GW,加之2016年全国光伏累积装机达到77.42GW,也就是说目前累积光伏装机已经达到了119.42G。光伏电站的存量市场已经非常的大,而且增量市场也在不断的扩大,而且从电站类型来看,光伏地面电站占比仍然占据绝对的优势。
按照地面电站年平均成本为每瓦0.1元,光伏电站除却分布式电站,地面电站以100GW的规模计算,地面电站每年的市场价值达到100亿元。目前光伏电站运维市场仍然处于初期阶段,但是仍然有不少的玩家已经进入进来,自主运维、第三方运维等等,各家有各家的玩法。
“从2013年开始建设到现阶段,大型电站建设期退潮,很多企业开始意识到建了那么多电站之后的事情,运维问题已经开始显现出来了。不光是建的问题,建了后怎么把它用好,发出去的电尽量能被电网所接受,这些问题都开始显现出来了。”上航电力市场总监周峻对记者说。
事实上,地面电站运维市场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行业标准的缺失、运维人员参差不齐、低价竞标、地方运维的种种困难等等,这些让眼下的运维市场显得如此的杂乱无章。
市场大小之惑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光伏电站的运维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而数据似乎也印证了这一判断:至2017年6月底时,全国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02亿千瓦,其中,光伏电站8439万千瓦,分布式光伏1743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一。如果按照每瓦每年可以获得0.1元的收益来算,仅就现有的光伏装机来看,相关的运维市场就可以达到每年上百亿,而且这个数字未来还会不断上升。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解这个数据,会发现背后远远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简单。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存量方面,光伏运维市场的容量空间,远没有账面数据看上去那么美。上航电力的一项调研显示:虽然中国目前有1亿千瓦的光伏电站,装机量达到了世界第一。但在这其中,有70%的装机属于五大四小等电力央企国企,一般都由集团母公司旗下专事运维的公司来维护,而在其余30%的民营企业的电站中,又有7%-8%左右是由协鑫、晶科等设备商投资的电站,这些企业也有一定的自主运维能力,也就是说,目前中国将近80%的光伏装机,它们的市场并不对外开放,属于行业里的“非流通股”。因此,这部分红利,第三方运维公司很难能享受得到。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三方独立市场实际上所分享的存量市场,只是中国现有光伏装机不到20%的比例。
既然存量市场的空间低于人们的预期,那么在增量市场方面呢?能够肯定的是,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中国光伏电站的投资主体会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电力企业之外,很多金融投资、机械设备等企业也参与到了其中。从这方面来看,光伏运维企业的机会似乎会更多。
但是和前几年不一样的是,由于弃光限电的原因,主管部门收紧了光伏电站在三北地区的投资建设,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布局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从西北地区向中东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其中,华东地区新增装机为825万千瓦,同比增加1.5倍,占全国的34%;华中地区新增装机为423万千瓦,同比增长37%,占全国的17.3%。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发展继续提速,上半年浙江、山东、安徽三省新增装机均超过100万千瓦,同比增长均在2倍以上,三省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占全国的54.2%。而集中式电站较多的西北地区新增装机量为416万千瓦,同比下降50%。由此可见,最近几年新增的光伏装机,主要来自于中东部,而且很大一部分是分布式光伏装机。从调研走访的结果来看,由于分布比较分散,管理相对麻烦,运维企业对于分布式光伏的兴趣,远远没有集中式电站那么浓厚。
电站投资主体调整所带来的利好,和电站分布区域所带来的利空,交织的结果,就是业内人士对于光伏运维增量市场的发展出现了不一致的意见。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电站市场能否对市场开放、从“非流通股”变成“流通股”方面,有观点认为,随着电力国企未来光伏项目逐渐落地,装机量越来越大,组织自有的光伏运维队伍,就好像自己会修家电,不用再求助于外界的维修工一样,可以省去很大一笔收入;而另一种观点认为,从人事方面的角度考虑,国企要受到来自人员编制方面的一个限制,因此未来可能不会组建太多的自有运维队伍。
如果说装机方面是存量市场低于预期,增量市场还看不太清的话。那么在单价方面,光伏电站每瓦每年的收益也存在下行趋势。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运维企业每瓦每年的收益大约在6分到1毛钱之间,同时,有企业反映,在竞标的过程中,有厂家靠为了获取项目,依靠大幅压价,引发行业内部的无序竞争,这不仅使得相关的服务跟不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压低了行业的利润,使得光伏运维市场的盘子远远低于市场的预期。
而事实上,光伏运维的无度竞价,只是这个领域无序发展的冰山一角,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光伏运维行业实际上还存在着更多的问题。
运维乱象
究竟什么样的运维是好运维,什么样的电站是运维好的电站?在《能源》记者了解的过程当中,没有一个人能给出一个明确的评估标准。基础行业标准的缺失是目前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而运维行业当前还只是停留在各家在做自己的标准。
“运维这块还是一个粗放式的发展,对运维市场,或者后期的运维还没有真正地重视起来。运维的标准相对而言还是非常缺失的,现在从整个行业或者国标来看,没有一个很好的标准。”国高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总监谭贤明如是说。
行业标准的缺失造成的混乱在诸多方面皆有体现。在电站的过程管控上,现在每家企业都是不一样的。因为运维没有标准,或者只有类似的每家企业的标准,管理好的企业,整个过程文件是可以溯源的,但是有些企业整个过程文件就全部是缺失的。
“很多时候运维大家就是一堆糊涂账,最后的结果只要这个电站你能发电,或者发电差距不是特别大,这个事就了了,但是实际内部做得到底怎么样,在运维管理过程中,是不是还能发现可以提升的空间?”作为第三方运维的公司,谭贤明表示,其实要是管理好的话,多发出来的电就是企业的效益。
另一方面,标准问题同样渗入到二级电站市场交易之中。谭贤明告诉记者:“现在很多电站出售,或者电站收购的时候,其实很多人也会有类似的困惑,那个电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或者那个电站到底值多少钱。”
标准的统一与制定会对资产出售有很大的帮助。据了解,电站交易者有时并不全是光伏行业内的人,也有很大一部分人的目的就是做投资,相对外行。而这样一部分人在做电站二级市场交易的时候,缺少标准和专业机构来告诉他们所交易的电站到站应该多少钱,以及在投资好电站之后,电站还能维持多长的时间,能产生多少效益。即使银行现在想介入进来,来做电站后期的一个经营和贷款,也没有办法来把电站变成一个金融产品,这类的评估在目前都是缺失的。
而人工方面,作为运维成本占比最高的一块,也是运维管理起来难度最大的一部分,整个行业的运维人员资质和人员配置相对而言仍比较混乱。入一个行当需要有一个门槛,而运维行业里面也没有明确讲,做光伏电站运维必须要什么资质。
在运维人员招聘方面,谭贤明介绍,由于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时间还不是太久,相对人员需求还比较大,所以肯定会有其他传统行业过来的人。运维招聘也有意招一些像火电、水电资深的一些人过来。
光伏电站主要建在一些偏远地区,电站分散、环境条件严苛之处不在少数,相对而言线下运维人员管理难度大。另外,运维人员的专业背景相对杂乱。随着近几年光伏行业发展迅猛,对人员需求大,而有些公司的人员,在没有要求的证书,或是没有通过专业的培训的情况下就上岗运维,存在着很高的安全隐患。
“这个运维市场,整个队伍还有待提升,就从运维队伍来讲,队伍的专业性、有序性、规范性,都需要提升。”北京国润天能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书明向记者解释道,运维队伍如果不专业,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不仅安全生产难以保证,电站运维的水平和效益更没办法达到期望的要求。
运维技术人员专业性不够只是现状之一,陈书明强调,要提高整个电站运维行业的水平,需要向运维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去下功夫,提升管理队伍的整体素养。
“毕竟光伏运维跟传统巡线的运维、变压器的运维还是不一样的。”陈书明认为,国家新能源要发展,同步就要有相应的人才培养和输送机制,可以成立相关新能源专业培训机构,或者在高等院校增设相关专业,以弥补我国运维技术和管理人才缺失的问题。
另外,陈书明也提到目前运维行业存在低价竞争的问题。他指出,部分厂家在拼市场的过程中会有刻意地压价格的行为,造成了低价的无序的竞争,最后导致服务跟不上。低价不可能有高质的服务,这是要面对的一个真实的现状。
如果各家能做好各家的标准,那还需不需要一个行业一致的标准?
天合光能电站运维总经理刘承磊解释道:“目前运维市场都是各行其是,十几个人,甚至两、三个人的团队也可以进行电站运维。整个市场缺少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刘承磊表示,随着电站数量和规模的迅猛增加,运维管理、生产安全管理以及发电效率管理等环节呈现出繁杂的个性化和乱象,运维市场亟待统一的标准成为大家的共识。
前行的方向
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光伏电站运维无疑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记者调查过程中,有多家运维企业表示,下一步光伏电站运维要在降本增效上做更多的工作,运维就是一个以相对低的成本完成相对高的生产量的事情。
“这和物业有很大的一个区别是,物业只是管理,没有生产任务。运维不仅仅是管理,还要有一个电量的生产。就是说只有一方面把自己运营成本降低,一方面提高产出量,才是以后的生存之道。”周峻谈到,“现在越来越认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看家的工作,还有很多企业认为运维只是看家,要意识到生产也很重要,不同的两个电站发电也迥然不同,哪怕到二级市场想要卖个好价钱,这对运维也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你不仅仅是一个管家,也是一个生产管理者。”
运维是一个系统工程,尤其在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必须要升级,从趋势来说这两方面的成本势必是要降低的,否则将失去竞争力。“任何一个行业在刚开始投入没那么精细化,有些钱花了多一点。但是慢慢规模比较大,尤其后期随着光伏运维市场越来越大,成本竞争肯定也越来越激烈,如果不降低成本的话,就没有什么竞争力,所以要通过各种手段,技术的,管理的,要把成本降下来。”东旭蓝天方面表示。
具体如何能降本增效?东旭蓝天方面介绍:“我们现在运用清洗机器人,如果把机器人引进来,可能在未来某一个节点,我们引进一项新的技术,这样在我们安全生产费用里面,会突然增加一笔费用,但是后期清洗的费用就会变低了。当然我们引进新技术主要也是为了提高发电的效能,这是后期每年至少清洗光伏板就不需要那么多钱了,当然清洗的频次也是很高的。”
比如说在机器人方面,机器人提高发电量在7%-10%这么个范围,在降低成本这一块,最少降低20%以上。管理上的优化,初步估计也能降到10%到20%,但是具体数据还是等到验证之后。
新技术的引进,可能对成本的支出产生一些变化,而在管理方面主要是通过业务变化来调整。东旭蓝天方面提到,曾经有一些委托第三方电力公司进行的一些检修预防性的实验,随着规越来越大,规模效应凸显,单位成本降低,这笔费用占总成本份额也越来越突出。 “我们成立自己的检修队伍,让自己的人来获得相应的资质,组织自己的人员来做这些事情,可能比委托第三方效果还要好,当然整体的成本也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陈书明则指出:“每个新行业必然会经历突显、推广、混乱、有序、规范这五个阶段。目前光伏运维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家都在摸索前行。”
现阶段,持有电站的业主们已经逐步意识到运维的重要性和电站外委带来的便利性,各家也纷纷成立运维公司进入运维市场。
陈书明进一步分析说,在市场逐步有序规范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定时期的混乱局面,混乱的过程也是暴露问题的过程,为下一个有序的阶段奠定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只有真正专注于运维的企业才会存活下来,行业相关标准也会在混乱的过程中逐步规范,他认为,拥有统一的运维标准才是运维市场有序化的基石,大家在同一个平台竞技,百家争鸣才能真正推动行业发展。
在标准方面,目前运维行业里面还没有强制性要求。在施工阶段,会有施工资质,建设电站时有设计资质,但是运维没有运维资质。那运维资质应该包括什么?像包括承修、承试等资质,标准化和制度化还是非常需要的。现在虽然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相应的企业标准,但是出台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效果会更好一些。
而对于上航电力来说,他们认为智慧云平台将是运维一个重要的方向。“据我们观察,现在的智慧云平台分为两类,一类是产品出发的,自己原来做产品的,逐渐演变成智慧云平台,这种相对来讲比较单一,只有监控。相对来讲没有线下来做支撑。还有一种是线上线下比较齐全的,像上航电力,相对国企可能一个优势就是能很好地建立一支线上线下默契配合的运维服务团队。”周峻表示。
此外,电站作为一项资产,越来越多需要进行交易,运维公司需要具备对电站进行评估的能力。
“我们的评估体系并不是仅仅评估电站目前的运行状况,而是着眼于未来十年甚至全生命周期的变化趋势。评估体系包含数百个指标(部分是创新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主要分为安全评估,质量评估和性能评估三大类,也有电站的整体性能、设备情况、经济性、可靠性等维度指标。”刘承磊表示。(文/本刊记者 孙航 李帅 李佩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