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治理环境污染的努力导致了意想不到的后果。部分地区在隆冬时节遭遇供暖燃料供应短缺,从而将国内液化天然气的价格推至3年来的高点。
为治理空气污染,北京今年采取了严格的措施,限制使用煤炭为住宅和工厂供暖,导致对更清洁的替代燃料——天然气的需求升高。
不过,尽管由于大型项目启动,全球的天然气供应出现过剩,但因中国国内基础设施的限制(比如,管道建设缓慢),天然气的使用仍然有限。
WoodMackenzie的中国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高级顾问王文(WenWang)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我们的供需平衡分析显示,如果所有的供应来源和基础设施都运转良好,那么大规模的供应短缺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如果出现寒流,几乎肯定会发生日常短缺。”
王文补充道,虽然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可以通过调整国内天然气生产地区的供应来保证重要地区的天然气供应,但它也需要“平衡地区利益”。
中国媒体报道称,北方省份的供应短缺特别严重,这些地区特别依赖政府提供的集中供暖。供应短缺已引发居民的不满。
王文补充称,虽然增加液化天然气进口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但居民支付能力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能源信息服务提供商普氏能源资讯(Platts)最近报道称,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也面临着产能瓶颈和物流限制。
路透社的数据显示,中国国内液化天然气的价格已升至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据路透社报道,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国内天然气产量增长了9.7%。来自中亚供应商的管道进口也在上升,2017年前10个月进口量上升了5.9%。同期,液化天然气进口猛增近50%。
供暖不足引起的社会和政治影响促使官方采取行动。新华社周二报道称,发改委警告市场参与者务必保持价格平稳,确保供应充足。
季节性需求上涨让供应过剩成为伪命题
中国的天然气短缺问题可能会让市场观察人士感到困惑。他们预计,随着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大型项目启动,供应过剩问题将会加重,但这取决于季节性因素。
天然气生产商Tellurian的董事长CharifSouki说:“人们对供应过剩意味着什么往往存在误解。”
Souki说,尽管供应过剩导致天然气价格跌至多年来的低点,但价格暴跌也引发了需求上涨。这一现象在冬天进一步放大。
Souki说:“人们不可能一年12个月里都有实际需求。”
Souki最近告诉CNBC:“在冬天,需求会非常大。在平季,需求更少一些。而在夏季会更少,因为有些地方很热。”
据路透社报道,截至12月1日的一周里,亚洲的液化天然气现货价格达到每百万英热单位9.85美元,超过去年冬季9.75美元的最高价,几乎是夏季低价5.40美元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