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丹麦能源咨询机构MAKE发布其最新的 《全球风机运维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份报告从全球运维市场收益、运维服务项目、服务方及其市场份额、运维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分析全球市场发展,进而从美洲 (美国、巴西)、亚太(中国、印度)、欧洲、中东与非洲(德国、西班牙)及全球海上运维市场解析各市场的机型分布、运维战略、成本、商务条款、大部件运维(叶片、发电机与齿轮箱)等方面透视市场。
全球运维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球风电吊装容量共计超过450吉瓦,约有超过30万台风机机组在役且这些机组都需要进行运行维护、检修与性能优化工作。全球风电市场2016年的市场体量达到120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超过美元270亿。
具体细分到区域市场来说,《报告》显示,欧洲运维市场仍为2016年市场价值最为集中的区域,风机吊装历史悠久、运维成本也相对较高。
中国市场大量的吊装项目将促使中国登顶2026年运维市场收益,约为67亿美元。除中国市场外,未来十年,美国、德国、印度、巴西与西班牙市场也将凭借大量的吊装风机体量成为全球最具运维市场机遇与价值的区域。
此外,MAKE透露,今明两年的运维市场将持续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众多业主现已开始寻求数据化的方式、通过大数据手段来实现营收。风机整机商现已采取创新性的运维理念,抗衡来自独立第三方运维公司(ISP)和“自建运维团队”的业主激烈竞争,维持运维市场份额。随着风机吊装容量的体量激增、行业对风机运行表现的关注度提升,预计运维市场将加剧竞争态势并实现进一步整合。
运维技术创新是提升风机可靠性的关键
除全球风机运维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外,MAKE分析指出,业主们现已意识到大数据与工业物联网的价值,可用于优化其运维战略。实现数字化的运维战略不仅仅是新增多个传感器、监控更多数 据点,而是进一步实现数字化革命。
根据MAKE调查显示,几乎所有业主都可以实现基本的状态监控与分析,通过标准的监测系统、数据获取系统、优质的监测工具与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能够做到预警维护、减少停机时间并找到系统着力点。
尽管如此,仍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仍只有较少有业主可以通过大量投资数据科学、建立工程团队、完善采购系统、完善与后市场供应链的外部关系等手段实现性能优化与货币化,从而实现故障预警与备品备件自动管理的优势。
离岸距离与项目规模决定运维成本效益
在海上风电运维方面,根据《报告》显示,北欧海上风电吊装容量超过12.5吉瓦,成为了2016年运维市场最大收益源。
MAKE预计,北海、南欧与中国市场将进一步发展,至2026年实现约为58亿美元的市场收益。
另外,MAKE进一步指出,离岸距离与项目规模是影响运维成本效益两大关键因素。
具体来说,前者影响运维服务的人员运输时间与成本,遇上恶劣气候,更为糟糕,因此凸显了码头的重要性。欧洲目前有9个码头将在未来五年内为近75%的运维容量提供保障。项目规模越大,越能实现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定检定修与大部件维修这两个环节,能够充分利用维修技术人员与自升式驳船,提升使用率。
根据《报告》,目前近70%的海上机组由整机商运维,多数业主也更倾向于将运维技术风险更高的环节留给整机商处理。因此,整机商提供的多数质保协议时长为5年、10年或者15年。但海上运维难度较高,整机商通常将质保期内的服务转包给多个专项ISP,负责特定的服务范畴。其中包括众多在陆上市场不曾出现的服务方:船只租赁公司、高级健康与安全技术人员、直升机服务公司、专注于风场辅助设施的运维公司、水下检修公司、海洋运输服务供应商等。这些额外的复杂技术设备与要求跟陆上运维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业主们因此也不愿承担这类运维风险。
上一篇: 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进行联合调试
下一篇: 环保重拳出击 企业应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