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6年底,全国投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73个,分布在除青海、西藏、新疆以外的28个省(区、市)的23个省会城市、113个地级城市、74个县城,并网装机容量543万千瓦,年发电量约298亿千瓦时,年垃圾处理量超过8000万吨,占全国城镇(县城及以上,不含农村)生活垃圾清运量的比重超过30%;截至2017年6月份,合计投产项目296个,装机容量624.8万千瓦,预计到2017年底,装机容量将达到68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350亿千瓦时,年垃圾处理量超过1.05亿吨,占全国城镇垃圾清运量的比重超过35%。装机容量、发电量和垃圾处理量均居世界第一,预计到2035年,我国垃圾焚烧总发电量将相当于1.4个三峡电站,成为重要的电力来源。”
这是记者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获得的最新消息。
为引导行业高标准、有序、健康、长远发展,同时也为搭建垃圾发电行业企业沟通交流平台,2017年12月14日,由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联盟、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委员会主办,江苏维尔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新时代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2017年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报告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处长韩江舟,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前理事长、原住建部办公厅主任郝圣锟,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原农业部科教司司长程序,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环保部环境发展中心环境管理研究所所长赵芳,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主任郭雁珩,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部主任谢宏文,中节能咨询公司主任袁宝荣,摩根斯丹利投资银行(香港公司)副总裁侯婧,
光大环保(中国)有限公司总裁胡延国等领导、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出席论坛。
在本届高峰论坛上,由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联盟牵头组织,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负责主编,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参与编写的中国首部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报告正式对外发布。报告全面分析了我国发展垃圾焚烧发电的战略意义,研究总结了我国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发展现状,并就区域、技术、经济性、装备制造、电价补贴等进行了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的分析,深刻剖析了存在的问题,阐述分析了产业政策。特别是本报告展望了到2035年彻底解决垃圾问题的总体任务,初步绘制了2025年和2035年垃圾焚烧发电分两步走的路线图,提出了促进垃圾焚烧发电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汇聚了国内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能源、农业等领域权威机构的最新研究成果,系迄今为止国内第一部关于垃圾焚烧发电产业最系统、最详实、最权威、最专业的产业发展报告。
据介绍,作为世界主流的垃圾处理方式,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配套设施。2016年以来,国家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垃圾焚烧发电可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 “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国家能源局、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出台了相关文件支持垃圾焚烧产业发展。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对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垃圾处理关系十三多亿人的生活环境改善。习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说:“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把垃圾资源化、化腐朽为神奇,既是科学,也是艺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垃圾处理的高度重视,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开辟了新的时代,垃圾焚烧发电迎来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会上,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联盟“垃圾焚烧发电专委员会”正式成立。光大环保(中国)有限公司荣膺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联盟“垃圾焚烧发电专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环境保护集团有限公司、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锦江环境控股有限公司荣膺副主任委员单位;天津泰达环保有限公司、海诺尔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盛运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光大节能环保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上海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荣膺委员单位。
“垃圾焚烧发电专委员会”系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联盟成立的第一个专业委员会,对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专委会成立之后,将在中国生物质能产业联盟的领导、支持和帮助下,加强和完善对会员企业和行业的服务功能,开启新时代下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发展的新征程。
根据我国各省人口数量、城市化进程及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预计到2025年,我国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清运量4.4亿吨,垃圾焚烧发电占垃圾清运总量比例将超过60%,日均焚烧处理能力约72万吨;到2035年,我国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清运量约5.5亿吨,垃圾焚烧发电占垃圾清运总量比例将达到75%,日均焚烧处理能力约112万吨。垃圾焚烧发电年处理垃圾约4.1亿吨,占垃圾清运量的75%,垃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垃圾焚烧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200万千瓦,年发电量将达到1300亿千瓦时,形成6000亿规模的现代化产业,年收入约1000亿元。(记者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