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国字号战略实施,让营口高新区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凸显,也让企业家们切身感受到这块试验田的创新步伐。”
新年伊始,尹红伟的手机上就接到了一条微信推送:国务院批复在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设立营口综合保税区。
让他兴奋的是,这也意味着他在营口的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7年,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正式挂牌,营口高新区被确定成为营口片区的核心战略资源和高新技术产业承载地,成为引领区域新旧动能转换,实施创新驱动的重要载体。如今,自贸区、高新区、保税区三大“国字号”的红利叠加,又让这片高新产业的聚集之地迎来了新的发展支撑。
机制创新 46证合一的执照一天半拿到
几个月前,尹红伟带着一个印章、一支笔,仅用一天半时间,就拿到了营口片区46证合一的营业执照,这样的速度让他“万万没想到”。
“以往,企业在申请营业执照时,相关审批事项涉及23个部门,需要申领42套材料、填写86页,往返各部门最少34次,至少需要65天才能办结。现在,只需一次性填写1套材料共27页,最快当天就能办完各项手续。”营口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让入驻营口片区的企业投资放心、创业安心,营口片区管委会谋划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的工作思路,只要有一个企业来注册,多个部门立即联动,同时办理。
“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之所以在营口落户,不仅要看它的区位优势,更关注它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尹红伟说,“注册时填写材料,全程都有工作人员指导,这种周到、高效的服务,让办事的人心气顺、心情好!”
此外,营口高新区还出台了《营口高新区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科技研发平台建设支持政策》《产业转型升级扶持政策》等若干政策,编制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在科技创新、科技金融、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探索机制体制创新。
补齐短板 打破“投资不过山海关”怪圈
在国家级高新区的序列中,无论是领导力量还是基础条件,营口高新区的排名都并不靠前。
而自贸区与高新区的深度融合,使得这一状况有了改观——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下大力气补齐发展短板。仅仅8个月,营口高新区在制度创新、放管服改革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家的目光。多重“国字号”战略实施,让营口高新区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凸显,也让企业家们切身感受到这块“试验田”的创新步伐。
“通常情况下,外商投资前会有很多顾虑,他们不了解中国,更不了解营口,所以每到一地都要反复考察、再三比对。”尹红伟在营口片区注册的这家公司,主要从事医疗机构管理和项目投资、康复护理服务以及生产销售医疗器械及技术进出口等业务,注册资金50亿元。
与尹红伟合作的是一家国外风险投资机构,他们在中国持续考察了半年,先后3次到营口了解投资环境。他们提出的事关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在营口都得到了专业的解答。在这一过程中,营口工作的高效率和服务的高质量以及高规格的营商环境,最终让投资者们打消了“投资不过山海关”的顾虑。
“强化了领导力量,弥补了功能短板,丰富了产业业态,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得以集聚,解决了高新区势头低迷、发展缓慢的问题,使高新区集中全力培育科技创新要素,科技创新步入快车道。”营口市政府副秘书长、营口高新区管委会主任、中国(辽宁)自贸试验区营口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张东感触颇深。
一区多园 3年内高新区排名冲进百名
2017年3月,以色列国家医疗中心到营口片区考察,不到两个月就正式落户。正大基因上海总部营口地区负责人杨帆介绍,目前以色列国家医疗中心已经与正大集团合作,在营口设立包括儿童康复、辅助生育门诊、以色列专家远程医疗等精准医疗服务机构。
在国务院批复的《辽宁自贸区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了营口片区的91项改革试验任务,目前已有85项在营口复制推广并落地实施。在此基础上,营口还结合实际自主复制推广了79项创新政策。日前,营口市政府对外发布了制度创新成果及25个典型案例。
2017年,营口高新区已拥有2个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全国首家国家级船舶工程中心、3个院士工作站、70多个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的50%,发明有效专利122项,科技成果转化30项,并确定了3年内在国家高新区排名进入前百名的发展目标。
“营口高新区建设进入新阶段,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在培育创造新动能上,将在持续增加经济新活力上发挥好作用。”针对营口高新区的下一步发展目标,张东提出,探索构建“一区多园”的实施模式,发挥好核心区的作用,用好政策叠加优势,使之成为全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载体。
面对多重发展机遇,尹红伟也信心满满,“未来,我们要以营口为中心,打造全国最好的疗养和养老医疗服务机构,特别是健康体检的医疗设备和整形技术将达到世界顶尖水平。”(记者 郝晓明)
下一篇: 特朗普将对美进口太阳能产品征收30%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