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需要政策层面强有力支撑,那种“文件打架”、“文件修补”式的决策,显然不利于改革的推进和升级。科学的、完善的、全面的、系统的“顶层设计”才是电改的“推进剂”。
全国“两会”释放强烈信号,电改版本或将全面升级。
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清晰明了地提出电力改革与发展的新目标和新任务。这些精确到小数点后的数字,如同一串打开未来之门的密码,将开启一片新时空。
报告指出,今年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左右,淘汰关停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降低电网环节收费和输配电价格,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
可以看出,把煤炭去产能与关停不达机组放在一句话中表达,说明它们肩负着同样的使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提质增效方向发展。
煤电双方唇齿相依,任何一方有风吹草动,势必会影响到另一方,所以,煤电双方常被戏称为 "欢喜冤家"。所谓的煤电价格之争也好,情感纠缠也罢,皆是这种关系的体现。
因而,在煤电双方去产能的过程中,应当把握节奏,顾及彼此,刚性指标更要柔性操作,否则,将不利于双方的平稳过渡。
有专家认为,2017年下半年之所以电煤价格一路高企,就是因为煤炭去产能速度过快,从而,造成了煤炭市场供需失去平衡,使得发电行业重陷亏损泥沼。
从电力方面着眼,必须厘清发电行业去产能并不是去煤化,而是加快煤电的清洁化利用和灵活性改造。所以,在执行过程中,一是要防止去产能的扩大化,避免造成资源浪费,进而打乱去产能的节奏;二是要大力推进煤电机组的清洁、灵活性改造,让存量资产焕发新的生机。
由此引伸到新能源领域。尽管新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但是,要与其他能源形式"合辙押韵",协调有序发展。单兵突进有时能出奇制胜,有时也会牵连全局,造成战略上的被动。
协调有序发展是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事实上,前段时间风电和光伏发电的突飞猛进,就已经为目前诸如“三弃”问题等等矛盾埋下了隐患,新能源发展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的发展理念。
众所周知,电力体制改革目的并不只是降低电价。仅就此而言,有关各方已经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但是,电价的高低走向又是评价电改效果的关键指标之一,因而,电价,尤其是售端电价始终牵动着关心电价人士的神经。
其实,自“9号文”颁布以来,通过大用户直供等形式,很多地方工业电价已经大幅降低,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能源支撑。不过,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人为干扰因素。换句话说,这种降价并不完全是市场行为使然。
有此前车之鉴,在今年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的目标下,必须全面升级电改版本,通过进一步完善输配电价改革、扩大增量配电试点、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和试运行等一系列措施,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关键性作用,让一般工商业电价回到合理的空间之内。
当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需要政策层面强有力支撑,那种“文件打架”、“文件修补”式的决策,显然不利于改革的推进和升级。科学的、完善的、全面的、系统的“顶层设计”才是电改的“推进剂”。
我们相信,本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谋篇布局,必将对能源电力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效务实的政策制定机关和部门,定然会为电力体制改革勾画出清晰、便捷的路线图。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年3期,作者系本刊社长/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