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发展现状
2014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经历了从政府示范运营起步,到不断向私人购车靠拢的蓄势阶段,市场已从导入期迈向快速发展期,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进入到一个电动化转型的新时代。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172.9万辆,纯电动乘用车保有量约80.1万辆。
图表1:2012-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统计(单位:万辆)
资料来源:充电联盟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虽然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幅增长,但充电基础设施能否提供方便、快捷的充电服务,一直成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因素。随着电动车的持续快速发展,当前充电桩建设和服务却未能跟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节奏。
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统计,2017年全国公共类充电基础设施(联盟内成员单位上报)保有量达21.39万个,其中交流充电基础设施8.65万个、直流充电基础设施6.14万个、交直流一体充电基础设施6.61万个。按照这个数据,纯电动乘用车车桩比位1.8:1,与规划目标相差甚远。
图表2:2012-2017年我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统计(单位:万辆)
资料来源:充电联盟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为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建立较完善的标准规范和市场监管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充电服务市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产业生态体系,在科技和商业创新上取得突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充电服务企业。
政策和市场双重作用下,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已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社会资本的介入增强了产业活力,已形成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并存的产业格局,主要运营商间呈现即竞争又合作的发展势头。前四大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的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占据全国80%以上的份额。
图表3:前八大运营商充电桩总量(单位:个)
资料来源:充电联盟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图表4:前八大运营商充电桩占比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充电联盟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总体来说,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各大运营商们的积极努力下,中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充电网,也为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行业未来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行业未来趋势
首先,市场规模进一步壮大。按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能力达到200万辆,产销量累计超过500万辆,那么充电桩的市场将会超过1840亿元。
图表5:2017-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需求规模测算(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其次,技术创新令充电时间缩短。对于主流电动汽车来说,目前交直流充电桩可以实现30 分钟将电池容量提升至90%。这就要求我们在新型储能材料、增强电池抗冲击能力和提高充电设备功率等方面做深入研究,将充电时间由目前的几十分钟缩短到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既改善了汽车的续航里程,同时使充电更加轻松便捷。
第三,建立“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模式,与智能电网、智能交通、大数据平台等新理念、新技术相融合。提高充电基础设施与电网、用户的能量与信息互动。以用户为中心,引入互联网商业模式,加强数据统计管理,提供预约充电、空桩查询、移动支付、实时查询等服务,并积极拓展有关业务,提升电动汽车充电便捷性和设备使用效率。
最后,民营企业有望迎来发展机遇。在我国无论修建充电站还是充电桩都会遇到土地审批等问题,电动汽车配套设施的建设资源大多掌握在国家电网,乃至中石油、中石化等拥有地面设施的电力能源企业手中。民营企业在这方面的资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例如售电牌照的发放和土地审批程序的改变等等,将会给民营企业带来更好的发展空间。
上一篇: 加强长江流域生态保护
下一篇: 做好这些事 环保督查再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