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同时也拓展了语言翻译、互联网技术等“中国服务”的合作空间。近年来,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助力“走出去”企业更好地实现了语言无障碍沟通,为众多中国工程承包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成为对外承包工程全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润滑剂”。
商务部合作司司长周柳军在去年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指出,2018年商务部将继续引导和支持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特别是有清晰发展战略的企业,捕捉海外投资商机,更好地带动中国装备、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服务“走出去”。
“一带一路”拓展语言服务空间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2年—2016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累计约7100亿美元,年均增长9%,中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的对外承包工程国之一。其中,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成营业额占据半壁江山,同比增长9.7%。2017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合同额1443亿美元,占同期新签合同额的54%,同比增长14.5%;完成营业额855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0.7%,同比增长12.6%。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精通沿线国家主体语言和相关地区语言的人才需求量大增;中国企业实施大型国际合作项目不断增多,特别是在能源、工程、金融等方面的语言翻译尤为稀缺。但目前国内不少翻译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口译和笔译能力不足、专业知识缺乏,国际化语言服务专业人才在全球仍属于“稀缺种族”,无所不在的多语服务需求亟待满足。
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使中国倡议正在变为全球共识,对外承包工程的投资与建设在国际合作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语言翻译、互联网技术等“中国服务”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成长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
传神董事长何恩培
传神董事长何恩培介绍说,目前全球翻译市场规模约1万亿美元,中国翻译市场年增速达到了20%。他说,传神集人工翻译、人机结合翻译、翻译机器人、大数据和云计算为一体的语言技术产能系统,能够帮助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实现在不同场景、不同类型下语言的无障碍沟通,助力中国企业更好、更快地“走出去”。
“传神”的传奇故事
传神成立以来,坚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语言沟通支持,打破了企业跨语言沟通的屏障。2017年4月,传神发布了一款适用于多方会议、私密聊天、户外交流等多场景的跨语言沟通硬件产品——TransnBox翻译盒子,12个语种可任意转换、使用专属翻译官等功能,便捷高效,得到了用户们的一致好评。
2017年12月8日,中国和俄罗斯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也是传神提供全过程语言服务的经典案例。
“多年来,我们为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提供项目投建营一体化全产业链的语言服务,包括笔译、口译和长期派驻服务。”何恩培表示。
行驶途中的亚吉铁路列车
2018年1月1日,由中国中铁、中土集团承建并运营维护的埃塞俄比亚至吉布提标准轨距铁路(亚吉铁路)举行了商业运营开通仪式。近几年,在很多类似亚吉铁路这样的重大项目中传神除了为企业在项目开发和执行中提供多种语言服务外,还为客户项目运营提供包括属地员工培训、培训课件的翻译、属地员工来华实习配置翻译并授课等服务产品。运营后,还可以提供本地化语言服务,编译运营手册、报告以及运营系统维护等。
大型国际工程承包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咨询、招投标、融资、设计、采购、承包、分包、管理以及培训等诸多环节,在项目实施中各分包商之间往往缺少沟通。何恩培谈到,在整个项目中,传神不仅服务业主单位,还为项目的分包商、设计单位和设备服务商提供语言支持。传神像一个中枢载体,服务在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何恩培自豪地说,传神的服务不仅能为国际工程行业提供语言服务解决方案,同时还能规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沟通风险。项目招标前,通过译员进行信息交流,招标和投标书的翻译质量更是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针对工程的核心问题和诸多细节,传神能够凭借专业、完整、统一的质量保障体系,化解沟通风险。”
除此之外,2017年传神还进一步研发了能为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国别市场信息资讯服务产品,着手打通全球信息服务通路,将国际资讯、数据作为触手,为企业提供分析、报告、咨询、培训等一系列的升级服务,力争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中,做好“眼、口、耳”功能。
长期以来,很多中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上都活跃着传神译员的身影。传神拥有庞大的译员储备,能提供长期稳定的服务,确保翻译质量;同时,传神译员不占用项目企业编制,节约运营成本,这种社会化的服务模式尤其受到用工企业的欢迎。截至目前,传神每年都有200多位译员服务在全球项目现场,继续演绎着他们传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