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三国领导人发表了联合宣言,重申将进一步加速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力争达成全面、高水平、互惠且具有自身价值的自贸协定。中日韩自贸区建设进展如何?有关谈判加速将给中日韩三国乃至世界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经济日报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商务部研究院亚洲研究所副主任杜国臣。
记者:中日韩三国领导人重申将进一步加速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目前中日韩自贸区进展如何?
杜国臣: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自2012年11月份启动以来,迄今已举行了13轮谈判,三方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规则等领域深入交换了意见,围绕电信、金融服务、自然人移动、投资、竞争政策、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具体谈判议题举行了多次工作组会议,就服务贸易管理措施等开展了全面政策交流,谈判取得了一定进展。在整个谈判进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一度处于缓慢推进状态。
此次,中日韩三国领导人时隔两年半实现了再次会晤,发表了联合宣言,重申将进一步加速三国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力争达成全面、高水平、互惠且具有自身价值的自由贸易协定,为今后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确定了方向和目标,宣示了三方坚定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决心。随着三国合作进程的重新开启,可以预期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将进入快速推进的轨道。
记者: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重点在哪里?难点又有哪些?
杜国臣:首先,要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创造有利于开放发展的环境,坚定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反对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不打地缘博弈小算盘,不搞封闭排他小圈子,正如此次三国领导人联合宣言所强调的双边、区域和诸边贸易协定对补充和强化多边贸易体系的重要性。第二,以机制建设为平台,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确定建设目标、量化指标、实现路径和时间表,充分兼顾各自的发展实际、利益关切和舒适度,扩大三方共识,尽早达成中日韩自贸协定,促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也为未来建设亚太自贸区打下基础。第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中日韩三国要各自发挥作为东亚主要经济体的作用,进一步加强贸易与投资往来,进一步加大市场准入开放力度,共同推动建设开放、联动、包容和平衡的亚洲经济体系,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
从谈判的难点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日韩三国之间的政治互信和政治氛围是基础,珍惜和维护中日韩三国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至关重要。其次,中日韩三方在服务贸易领域、农产品贸易领域、制造业领域存在一定的分歧。第三,此次三国领导人确定了力争达成全面、高水平、互惠且具有自身价值的自由贸易协定目标,但是三方对高标准、高水平的认识仍然存在差距,对于各自发展阶段、发展制度和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而不是盲目追求所谓“新规则”“高标准”,是务实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重要条件。
记者:未来中日韩自贸区建成,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将带来哪些影响?
杜国臣:展望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版图,东亚地区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去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其中,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发挥着全球经济增长极和稳定器的作用。中日韩三国GDP总量逾15万亿美元,合计约占东亚经济总量的87.3%。在贸易领域,2017年三国间贸易额达6637.02亿美元,年均增长8.4%,高于全球贸易总额2.3个百分点;在投资领域,三国间相互投资已累计增加至2016年的2253.75亿美元,日韩两国分别成为中国的第三和第六大外资来源地,两国在华设立企业总数超过10万家,日本累计对华投资约1100亿美元,韩国累计对华投资超过700亿美元;三国还设定了到2020年实现三国人员交流总规模3000万人次的目标,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
总体来看,中日韩自贸区将进一步扩大三国经济合作的空间,挖掘三国经济合作的巨大潜力,从而推动构建一个人口超过15亿、经济规模超过15万亿美元的大市场,形成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源。未来的中日韩自贸区将成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为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下一篇: 港口报价继续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