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根据行业发展实际,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在国家未下发文件启动普通电站建设工作前,各地不得以任何形式安排需要国家补贴的普通电站建设。
一文激起千层浪,《通知》在行业内引起强烈的反应,此前业内盛传的国家关于光伏产业将严控规模的传言成为现实,也预示着我国光伏产业将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研究发现,国家在控制规模的同时,对于技术先进、发展质量高、不需要中央财政补贴的光伏发电项目是放开的,这对于促进光伏产业的提质增效和健康有序发展,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光伏告别野蛮生长
初夏时节,佳木秀而繁阴,亦如正似夏花般绚烂和丰茂的光伏行业。对于花木的持续健康生长,适当的修剪是必要的,而光伏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如此。
近年来,我国光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装机规模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一。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光伏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三大特点:增速快、规模大、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数据显示,过去两年,我国光伏新增投产分别达到3424万、5306万千瓦,2017年底并网装机容量累计超过1.3亿千瓦,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已达1.4亿千瓦。
然而,在另一方面,持续高速发展的光伏产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首先是近年来一直困扰整个能源领域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近年来,弃风、弃光、弃水成为能源转型中无法回避的困境,在光伏领域,2015年和2016年,弃光率都超过10%,虽然目前有所好转,但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认为,光伏的消纳问题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发展过快是一个重要因素。
同时,作为一个依靠国家补贴生存的产业,光伏发展过快,也造成了不堪重负的补贴压力。根据内人人士统计,如果目前并网的光伏项目全部纳入补贴目录,每年所需要的补贴将会超过850亿元。基于补贴困境,《通知》提到,加快光伏发电补贴退坡,降低补贴强度。
《通知》要求,自发文之日起,新投运的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统一降低0.05元,I类、II类、III类资源区标杆上网电价分别调整为每千瓦时0.5元、0.6元、0.7元(含税)。新投运的、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电量度电补贴降低5分,补贴标准由每千瓦时0.37元调整为0.32元。一方面,补贴的退坡对与缓解补贴压力有一定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控制规模。
综合来看,一边是难解的消纳困境,一边是巨大的补贴缺口,都影响着光伏行业健康有序发展,需要根据新形势、新要求调整发展思路,完善发展政策。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认为,目前,光伏行业已经进入从单一发展规模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升级阶段,核心问题在于如何高质量的发展产业?
“空间”留给高质量项目
《通知》对于今年光伏发电新增建设规模的安排,除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外,在分布式光伏领域,安排1000万千瓦左右规模用于支持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不过,截至4月底,今年已并网的分布式光伏规模达875万千瓦,预计5月31日已突破1000万千瓦。《通知》指出,考虑今年分布式光伏已建情况,明确各地5月31日(含)前并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纳入国家认可的规模管理范围,未纳入国家认可规模管理范围的项目,由地方依法予以支持。
不过,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了解到,虽然普通项目和分布式项目都不再有国家认可的指标,但并不意味着增长空间的关闭,对于技术先进、发展质量高、不需要中央财政补贴的光伏发电项目规模是放开的。国家有关部门在《通知》解读中指出,合理把握普通电站发展节奏,既是缓解消纳难题,也是为先进技术、高质量光伏发电项目留下发展空间。
《通知》还指出,有序推进领跑基地建设。对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同样也是领跑者计划的初衷。6月1日晚间公示的“光伏发电技术领跑基地推荐投资企业评优结果”显示,入选的各个企业电池的转换效率和功率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单晶电池的转换效率均达到了23%以上,最高的达到23.85%,60片电池组件的功率达到330W及以上,普遍叠加了多主栅、半片和叠瓦等提高功率的技术,整合了当前具备快速进入规模化产业化制造的技术。可以预见的是,这些产能进入市场,将进一步加快光伏组件效率的提升。
经过多年的产能扩张,我国光伏行业在迈向“提质增效”的阶段,适当的“减速”有利于优化发展规模、提高运行质量,也有利于企业“练好内功”,提升核心竞争力。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研究认为,对于企业而言,政策环境的改变更多的是一种考验,在这种考验中,优质的企业往往会脱颖而出,企业需要做好的,是不断提升技术和综合运维水平,以应对市场的变化。
加速从“政策”走向“市场”
在能源领域,光伏发电是一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市场主体多,社会资本参与度高,民营企业在市场中占有“半壁江山”。国家有关部门表示,光伏产业在项目建设投资方面,已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规模多样化。
不过,光伏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存在着一些乱象,譬如不少地区存在地方保护和限价政策,以及一些地方“先建先得”扩大规模。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认为,规范的市场提供的是有序的竞争。《通知》明确,要进一步加大市场化配置项目力度,严禁不公平竞争和限价竞争,将上网电价作为重要竞争优选条件。根据《通知》,普通光伏电站须通过竞争性招标方式确定项目业主,而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力度也会加大。
此外,市场化程度的提升还在于完善光伏发电电价机制、加快光伏发电电价退坡速度、降低光伏发电补贴依赖。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研究发现,光伏行业目前正处于“政策与市场的十字路口”,只有不再依赖补贴时,才能真正从“政策”走向“市场”。根据《通知》关于标杆电价下调5分的要求,去年底发改委《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项目价格政策的通知》将Ⅰ类、Ⅱ类、Ⅲ类资源区标杆上网电价分别调整为每千瓦时0.55元、0.65元、0.75元的规定尚未来得及实施就再度被调低,也意味着光伏电价退坡的加速。
随着光伏行业的不断成长,对于补贴的依赖必将持续下降,回归市场的脚步也将不断加速。对于整个光伏行业,规模增长的“减速”并不意味着产业的停滞,而是重新调整节奏,快步从“政策”走向“市场”,从而为能源的转型提供不竭的动力。
上一篇: 成本下降也需代价 统一电力市场至关重要
下一篇: 六月焦炭价格先扬后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