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引发国际舆论高度关注,认为峰会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和共识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可,为上合组织成员国未来进一步开展深入合作指明了道路。国际舆论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当前国际关系,讲话提出的发展观、安全观、合作观、文明观和全球治理观具有重要意义,中方提出的加紧落实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在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框架内设立300亿元人民币等值专项贷款等具体内容,为上合组织进一步合作增添了新动力。
巴基斯坦主流英文媒体《国家报》第一时间报道了习近平主席在上合青岛峰会上的重要讲话,报道高度关注习近平主席将上合组织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劲合作动力的根本原因归结为“上海精神”,以及欢迎印巴两国首次以成员国身份参加峰会的内容,认为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为上合组织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巴基斯坦主流英文媒体《新闻报》报道称,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印度、巴基斯坦加入以来上合组织取得的新发展,愿同巴方开展密切高层交往和战略沟通,加强各领域友好往来,稳步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以及“一带一路”框架下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提升反恐安全合作水平。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对推动巴中两国关系更大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乌兹别克斯坦主流媒体乌兹新闻网、报纸网等第一时间对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加以报道。乌兹新闻网认为,上合青岛峰会将会作为“上海八国”元首首次会晤被载入史册,这具有深远的象征意义。报纸网则在报道中称,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强调,要充分发挥上合组织运输中转潜力,这与中方致力于提升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的目标高度契合。
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认为,随着印巴两国的加入,上合组织将在保障区域内安全稳定、促进地区发展繁荣方面承担更多责任。俄新社报道称,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需要通过换位思考增进相互理解,通过求同存异促进和睦团结,不断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体现出上合组织尊重成员国自主选择、维护本国核心利益的诉求,组织内部的相互信任度将因此不断提升。俄罗斯媒体网站欧亚脉搏报道称,习近平主席在孔子故乡向与会领导人深刻地阐述了“上海精神”的内涵。青岛市所在的山东省是孔子的故乡和儒家文化发祥地。儒家“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和谐共处、互信互利、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是其本质。“上海精神”掀开了国际关系史崭新的一页,得到了国际社会日益广泛的认同。
上一篇: “绿色GDP”需要市场主体创新
下一篇: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新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