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之所以从产生以来一直受到不少人的异议,主要是因为它安全性相关的争议,即有人认为其容易发生核事故,会造成较大影响。2011年福岛事故以来,一方面德国、瑞士等多个国家陆续宣布放弃核电,法国宣布降低核电比例,美国也要调整其核电政策。另一方面印度、波兰等中国家则积极发展核电。从国家发展程度上看,弃核倾向的一般是发达国家,而积极发展核电的国家多是发展中国家。近期法国、美国、德国又出现一些新的情况,显示核能不是想脱就能脱。
核能到底是向左还是向右?且看各国的选择。
从全球目前核能发展看,在福岛事故发生后,虽然全球核电发展速度一度放缓,部分国家选择弃核,但更多原本的“无核”国家,却选择发展核电。这是因为核电之于一个国家,既有能源安全保障的作用,也有带动重型装备制造发展的意义。
一、近期全球核电发展现状
(一)积极推进核电发展的相关情况
根据世界核协会统计(2015年底),有45个无核电的国家在认真考虑开发利用核能,根据其核电开发进程可分为以下几类,包括:
1.已开工建设:阿联酋、伊朗(已并网)
2.已签署合同,法律和监管基础结构成熟:土耳其、白俄罗斯;
3.坚定地发展核电,正在开发法律和监管基础结构:越南、约旦、波兰、孟加拉国;
4.已制定了完善的核电发展计划,但还未最终承诺:泰国、印度尼西亚、埃及、哈萨克斯坦、沙特阿拉伯、智利;
5.正在制定发展计划:以色列、尼日利亚、马来西亚、摩洛哥;
6.认真考虑是否发展核电:纳米比亚、肯尼亚、蒙古、菲律宾、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阿塞拜疆、斯里兰卡、突尼斯、叙利亚、卡塔尔、苏丹、委内瑞拉等。
另外,当前明确表态不开发核电的国家有:澳大利亚、新西兰、葡萄牙、挪威、爱尔兰、科威特、新加坡。(数据来源:《能源评论》杂志)
(二)部分发达国家(含弃核)的相关情况
2011年德国总理默克尔决定在2022年前关闭德国境内的17所核电站。自那以来,德国大部分电力企业纷纷转向煤炭发电,导致发电业碳排放压力大大上升。与此同时,消费者和企业则纷纷抱怨电价攀升,已比美国高出三倍(2014年数据,德国每个家庭的电费一年将上涨200美元)。德国电力企业莱茵集团(RWE)依靠褐煤发电量比例已从2011年的45%上升到52%,其利润则大幅下滑。2013年,这家成立于1898年的电力巨头自二战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
英国则与其他发达国家相反,福岛事故后宣布了核电发展计划,作为低碳概念发起国,推进核电身体力行,积极推动低碳能源;维持核电合理比例,确保电力经济低碳;核电对于英国碳金融的贡献较大。
目前法国计划尽快削减核电占电力构成的份额,预计2025年从75%降至50%,以更有效地减少对核电的依赖。其实从能源、电力安全角度上看,法国之所以进行能源改革也是不希望对核电依赖过高,但减核有环境顾虑等社会性问题等原因,将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018年6月5日中时电子报消息称,日本关西电力公司的大饭核电厂3号和4号机组在重新启动后,使总体发电成本下降,因此公司决定将电价下修5%以上。
此外,2018年5月31日,中国科技网消息称,尽管日本国内反核声浪不小,但为了落实减排目标,日本政府仍将核能列为重要基础电力,不同的是拟将目光转向更具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小型核电机组。美、中、加、英等许多国家先后投入发展小型核子反应炉,轻水反应炉虽仍是当今主流,但小型核子反应炉预计二○二○至二○三○年间将可实用化,成为次世代的重点。
二、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必须联合起来共同努力
近日,美国 “气候与能源解决中心”(C2ES)发布了一份新报告,建议美国决策者继续保持核能的排放效益。
该报告分析了促成美国核电厂提早退役的市场力量,并确定了维持现有核能发电量的关键政策解决方案。报告认为:“美国核管理委员会应延长反应堆运行时间至80年,允许大部分核电站在2050年以后能够继续运行,从而使得新的零碳技术,包括先进反应堆,化石燃料碳捕获和可再生能源进入有机会有时间投入使用。
该报告表示,核能,可再生能源和其他非排放性能源必须在减少碳污染方面共同发挥其作用。不能搁置任何实际的解决方案,因为社区承受着不断上涨的气候变化成本。每个核电站的提前退役都会使这个问题变得更加艰难。
报告还称,碳交易市场的碳排放价格适当上调可以保护现有的核能。加利福尼亚州和美国东北部的碳排放价格太低,导致这些地区核电面临提前退役压力。碳价应有助于平衡竞争环境,并为诸如核电和可再生能源等非排放性技术提供额外收入。
该报告得出结论认为:美国经济脱碳长期战略必须加强对先进核技术的支持,同时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并呼吁建立基础广泛的能源联盟以维持现有的核能力并推广新的可再生能源和其他技术。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必须联合起来,共同努力。
三、推进核电需更加重视“核透明”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核能事业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且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状况良好。但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核能核技术的快速发展,加之国外“弃核”“反核”因素影响,我国涉核项目出现“邻避”现象增多。新厂址新建核电、核燃料循环设施、乏燃料后处理、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研究堆成为涉核项目“邻避”问题的多发区。这些社会事件的发生不仅使涉核项目停建,还严重影响了我国核工业的产业布局和核能发展。
那么该如何增强公众对核电的了解、接受或支持呢?
简单来说是提高决策过程的参与度,让利益相关者和广大公众较早地参与进来,使政府的决策及实现过程更加透明。
(一)进一步加强公众沟通和宣传工作,按照“严、慎、细、实”和“两个零容忍”的态度,做到高度透明,主动发声,正面宣传,增强公众对核电安全的信心。
(二)受福岛核事故影响,社会公众对核电更加敏感和关切,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和解读工作。同时,针对个别团体和人士也借核炒作,完善涉核社会风险防范与化解工作。
(三)健全核安全公众沟通工作体系,加强公开信息的解读和公众沟通,创新科普宣传和公众参与方式,指导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日、世界环境日等宣传活动,有效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不断增强全社会对核安全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