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国家发改委等19部门发布《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稳定并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稳定并扩大就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就业提质扩面互促共进。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8)》显示,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已达27.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2.9%;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领域就业人数达到1.71亿人。
尽管数字经济的发展对拉动就业成效明显,但不容忽视的是,数字人才仍供不应求。《指导意见》指出,将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就业为主线,以同步推进产业结构和劳动者技能数字化转型为重点,加快形成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就业政策体系,大力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就业创业服务能力,不断拓展就业创业新空间,着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培养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数字经济正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日益重要的驱动力,在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现有产业劳动生产率、培育新市场和产业新增长点、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增长中正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数字技术正在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
《指导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为,到2025年,伴随数字经济不断壮大,国民数字素养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数字人才规模稳步扩大,数字经济领域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发展数字经济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大力培养数字人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陈煜波曾撰文指出,数字人才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专业技能人才,还涵盖能够与信息技术专业技能互补协同、具有数字化素养的跨界人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数字人才分布并不平衡,特别是大数据分析等领域人才供给缺口大。清华经管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联合linkedIn发布《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人才与就业》报告显示,从职能角度而言,目前中国85%以上的数字人才分布在产品研发类,而深度分析、先进制造、数字营销等职能的人才加起来只有不到5%。
上述报告指出,虽然当前网络上关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新闻和信息铺天盖地,但从数字人才的分布来看,大数据分析、先进制造、数字营销等新兴技术相关职能的数字人才存在较大缺口,新兴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滞后和不足。
在陈煜波看来,大力培养数字人才,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学研深入跨界合作,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指导意见》指出,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数字人才培养培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并且,支持行业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院校,支持数字经济大型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等。
数字人才也将享受到政策利好。《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健全激励机制。支持引导薪酬分配政策向数字技能等高层次人才倾斜,向关键岗位急需紧缺人才倾斜,探索实行项目工资、协议工资和年薪制等灵活多样的薪酬分配方式。
支持私募创投投资数字经济
推动数字产业发展壮大,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数字人才也能有用武之地。
《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展壮大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产业,做大做强平台企业。
近年来,数字经济与传统领域的深度融合,以网约车、共享单车、网络众筹、房屋短租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例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达到3.76亿,较2016年底增长7657万人,增长率为25.6%;在线旅行预订使用比例达到48.7%,较上年提升7.8个百分点。
《指导意见》明确,要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制造业方面,要深入推进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通发展,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体系,大力发展核心工业软件,推动传统制造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在提升国际竞争力、拓展产业链条中带动更多劳动力转岗就业。
对于传统服务业,《指导意见》提出,加速传统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转型,提升精准服务、高效服务、智能服务能力,带动更多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创业。
此外,数字经济在农村地区的数字化还大有潜力可挖。自2017年起,农业部组织开展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重点开展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四类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
《指导意见》要求,充分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延伸和升级,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切实提升新农民新主体数字技能。
为激发数字经济创新创业活力,《指导意见》明确,加大融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稳步扩大创新创业公司债试点规模,支持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投资数字经济领域,增强资本市场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创业能力。
下一篇: 镍价逐渐回归供需面 短期或维持盘整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