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斤粮斤草”,即指一斤粮食会产出一斤多秸秆。秸秆的处理,一直是道难题。清河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多措并举、多项措施,在破解秸秆焚烧难题时,与农业合作社等机构建立关系,把“废”秸秆变成了“宝”。
以往,人们在秋收之后,因为秸秆无处存放,往往就地付之一炬。这样的露天焚烧处理方式,不仅污染环境,还有诸多隐患。今年起,清河局与属地通河县积极建立联系,形成合作机制,达成秸秆综合利用多项协议:清河农户可获得秸秆还田粉碎机每台3000元补贴;免费为农户安装秸秆锅炉,确保秸秆得到有效利用,让农户度过温暖冬季;与地方农业合作社达成协议,合作社提供秸秆打包机,打包好的秸秆以每吨30元的价格销售给合作社,同时林业局在此基础上每亩耕地再单独补贴农户10元补偿金。
三项政策落地,秸秆不再是废物,还成了资源和财富。往年田间地头狼烟四起的画面不再有了,林区种植户仔细地收好秸秆准备换钱,空气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的同时,老百姓更得到了“真实惠”。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并存,引得林区农户纷纷点赞。(李宇翔本报记者赵辉马一梅)
上一篇: 央行发力改善民企融资环境
下一篇: 中比企业将合作研发生产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