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供暖季,天然气保供进入全面冲刺阶段。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速高达18%,作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供应商——中国石油提前制定方案,调集各方资源,各油气田努力增储上产,管道企业加强互联互通严阵以待,储气库建设紧锣密鼓,进口气全球筹措降低风险……全力保障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
努力增储上产 拓宽资源渠道
抢时间,夯底气,一场场争“气”战正在神州大地打响。
针对天然气需求高速增长,作为国内天然气供应主力,中国石油不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最大化提高已投产气田的产量。中国石油主力气田满负荷运转。其中,长庆油田今冬高峰日供气量可达1.15亿立方米,可满足3.8亿城市居民一天的生活用气,刷新历史纪录,成为国内最大的供气源。长庆、塔里木、四川、青海四大气区,产气量占国内总产量的85%以上。大庆油田、新疆油田、吉林油田和华北油田等也在加紧生产天然气,保障周边地区用气 。西南油气田作为页岩气主力产区,页岩气产量到年底可望同比增长43.5%。
长庆油田天然气产量由年初计划的368亿立方米提至380亿立方米,刷新历史纪录。截至11月5日,长庆油田日产气超1亿立方米,同比增加300万立方米;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气井潜力,重启靖边、榆林、苏里格等气田的286口关停探井,日增气240万立方米以上。塔里木油田紧盯全年262亿立方米生产目标,突出老油田综合治理,今年前9个月生产天然气195亿立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增9.8亿立方米。
早在10月中旬,西南油气田天然气生产就进入提速阶段。目前,高磨地区天然气日产量已达3520万立方米,这比平常日产量高出420万立方米,增幅约13.55%。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等原因,青海油田已于10月初进入供暖季。截至11月12日,青海油田新井投产达112口,完成新建产能工作量的90%,日增气超150万立方米。保供峰值期每天1800万立方米天然气外输量不打折扣。青海油田给出有力的回应。
除主力气区外,大庆油田、吉林油田、华北油田等非主力气区凝神聚“气”,筹措资源,全力保障天然气冬季供应。截至目前,大庆油田年产气量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深层气连年上产,今年外输15.28亿立方米,为保障哈尔滨、大庆等民用气再做新贡献。此外,截至10月底,新疆油田生产天然气24.25亿立方米,超计划1.82亿立方米。华北油田产、运、储、销联动,调集各方资源,预计明年3月之前,将筹备50亿立方米“粮草”,全力以赴迎接即将到来的用气高峰。
与以往不同,今年天然气勘探开发呈现新的特点。在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中,超过90%的资源都来自于低渗透和特低渗透,致密气、煤层气和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上产力度不断加大。页岩气和煤层气前三季度产量超40亿立方米。
年初以来,中国石油不断加大非常规资源开发力度,页岩气区块在井深增加4%、水平段增加6%的情况下,实现钻井周期缩短7%。西南油气田页岩气产量同比增加43.48%。作为中国石油页岩气主战场,威远页岩气田日产量达534.1万立方米,长宁页岩气田日产量突破600万立方米,相当于1000多万户居民一天的生活用气量。
同时,煤层气公司年产气规模突破20亿立方米,最高日产量突破650万立方米,具备200万吨油当量的生产能力。在致密气方面,长庆油田今年致密气产量稳步上升,四川金华—中台山致密气开发试验区正快马加鞭展开致密气开发技术攻关。
为保障今冬明春国内天然气市场供应,中国石油在全球筹措资源,陆上通过中亚、中缅两条跨国天然气管道和海上进口液化天然气(LNG)补充国内供应。今年11月至明年3月,中亚天然气管道计划输气242亿立方米,日均输气量约1.6亿立方米,达到投产以来最高值,管道负荷率将达100%,生产压力和保供压力巨大。
LNG是历年冬天天然气供应调峰最灵活的资源。中国石油加大LNG长贸谈判,承受价格倒挂带来的巨大亏损,加大现货采购。特别是在现货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1-8月采购现货LNG资源同比增长112%。7月,俄罗斯亚马尔LNG首船天然气到达江苏如东LNG接收站,未来北极气在冬供中的分量将进一步加大。当前,中国石油江苏、唐山和大连3个LNG接收站的利用率同比提高70.4%,对机器设备和员工是一场极大的考验。
加强管道互联互通 打通“南气北上”调运瓶颈
《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推进油气管网建设。加快油气主干管网、区域性支线管网和配气管网建设,完善LNG接收站布局和配套外输管道。增强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企业管网互联互通,实现应联尽联、应通尽通,打通“南气北上”等反输和调运瓶颈,消除增量气源的入网瓶颈,加强气源间互供互保。
2018年,在国家能源局的大力推动下,一大批互联互通工程得以顺利实施,主要包括:中国石油中缅管道与中国石化广西北海LNG接收站外输管道的联通、中卫—贵阳输气通道联络增输工程、陕京四线增压工程、广州增压站工程、大连LNG外输通道增输联络工程、天津大港枢纽站联通工程、川气东送南京支线与西气东输管道联通工程、新建蒙西煤制气管道天津段、新建鄂安沧管道沧州—石家庄段等。
中缅管道与北海LNG外输管道在广西钦州、来宾两处进行联通。工程实施后,北海LNG将通过其外输管道和中国石油管道系统实现向华北地区供气600万立方米/日。钦州联通工程于今年5月完成,来宾联通工程于9月底达到通气条件。
中卫—贵阳输气通道联络增输工程主要是增加反输流程和实施增压改造,使其具备全线增压反输功能,把北海LNG、中缅管道、相国寺储气库来气输往中卫枢纽站,进而进入陕京线系统供应华北地区。工程实施后,中卫—贵阳联络线由南向北反输能力将达到3000万立方米/日,比2017年冬季增加1500万立方米/日,是2018年冬季南气北上通道之一。目前该工程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机组调试。
陕京四线增压工程是在已建的红墩界压气站基础上扩建,增加压缩机组及配套设施,并新建托克托压气站。工程实施后,陕京四线输气能力将提高至5000万立方米/日,对于满足华北地区用气需求将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该工程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机组调试。
广州压气站增输工程在原西二线广州站预留空地新增压缩机组及配套设施。工程实施后,将保障中国海油管网向中国石油管网供气3000万立方米/日,并通过西气东输二线东段管道气源串换方式,实现“南气北上”向华北地区增供1500万立方米/日。该工程目前已基本建成。
大连LNG、双6储气库外输通道增输联络工程主要包括建设盘锦、盖州2座压气站。工程实施后,可提升大连LNG和双6储气库能力的利用,将700万立方米/日的调峰气源通过已建管道输至华北地区,以保障华北地区冬季用气。目前该工程已基本完工。
天津大港枢纽站联通工程即新建6公里管道将至中国石油大港油田滨海分输站与中国石化天津南港LNG外输干线南港阀组、中国海油蒙西煤制气管道南港分输阀室相连通,形成新的输气通道,进而通过滨海分输站与港清三线以及陕京线系统相连通。工程实施后,中国石化天津南港LNG和中国海油天津南疆LNG可向华北地区增供天然气1200万立方米/日。该工程已于采暖季前正式投产。
通过上述互联互通工程的实施,将打通管输和调运瓶颈,优化全国及区域干线管网系统,调峰应急能力将明显提升。预计,2018年采暖季前华北地区供气能力将比2017年增加约5000万方/日,其中南气北上3000万方/日。
提高储气库采气能力 采气量或将增10%以上
11月15日9时,随着大港油田板中南储气库正式开启阀门,中国石油所属10座储气库(群)陆续进入采气阶段,为今冬用气高峰保驾护航。
当前,我国已建成储气库(群)共13座,中国石油负责建设和运行其中10座储气库(群),储气调峰量占比超过90%。今年年初以来,中国石油积极推动集团公司产、输、储、销全产业链的良性协调发展,发挥储气库最大效益效能,今冬明春计划采气量将超过8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以上,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为提高今冬储气库采气能力,中国石油从年初以来,三路工作齐头并进,通过开展老库达容扩建、新库选址评价、夏季尽可能多注气等方式,确保为今冬明春调峰供气提供最大保障。
老库达容扩建是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目前,各油田已经组织开展储气库扩容工作,对于未达到设计能力的储气库,进行补打加密井和调峰井,提升现有储气库工作能力。重点启动一批新库建设工作。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目前已组织开展新库筛选,在东北、环渤海、西南、西北等区域启动了10余座新库评价工作。
为最大限度提高今冬采气能力,在储气库注气阶段,各相关油田单位尽可能多地向储气库注气,保障采气能力稳步提升。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年初以来中国石油完善储气库体制机制,统筹储气库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统一调配库容资源,进一步推动储气库业务快速发展。
大港油田储气库(群)今冬采气时间为130天左右,预计可供气21亿立方米,保障京津冀高峰用气。采气阶段,大港油田储气库干部员工增加巡检频次和强度,反复推敲采气运行参数,确保采气工作安全平稳运行。
华北油田苏桥储气库(群)于11月16日开始向陕京二线、三线并网供气,今冬共有3座储气库14口采气井参与调峰供气,每天将向陕京管线供气近500万立方米,可有效缓解京津冀地区天然气供需紧张局面。
作为中国石油目前规模最大、建设难度最大的储气库建设项目,呼图壁储气库今冬计划采气超过17亿立方米,将有效缓解北疆地区调峰矛盾。同时,呼图壁储气库通过西二线进入管网,为下游地区送去清洁的调峰能源。
此外,长庆油田陕224储气库和西南油气田相国寺储气库陆续进入采气阶段,通过陕京管道和中贵线为京津冀和川渝地区输送调峰资源。肩负着东北地区、京津冀地区调峰重任的辽河双6储气库,今冬明春单日最大调峰能力将达到1500万立方米,为历年最大值。
全面强化管控 保障管网安全运行
冬供责任重大,保供不能有丝毫疏忽。面对冬供严峻形势,中国石油各机关单位强化管理,保障管网安全运行。中油国际管道公司积极履行企业责任,以“安全输气、稳定输气、多输气”为目标,全面部署运行、维护、抢修三方面重点工作,以稳妥的安排、稳定的供应、稳健的作风、稳当的团队,实现稳定供应,树立良好的“保供担当者”形象。坚持从加强内外协调、信息化建设及升级作业管理等方面入手,保障安全平稳供气。
加强内外协调,畅通西北、西南通道。为提升我国西北、西南通道输气保障能力,中油国际管道公司大力强化“以总部调控中心为核心,以过境国调控中心为支撑”的跨国调控体系,积极落实第19次土、乌、哈、中四国会议气量安排,按照满负荷运行要求,不断增强跨国协调的规范性和约束性,确保今冬明春安全平稳供气。
对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的首站,员工们十分重视对压缩机组的巡检维护。在西二线和西三线的两个压缩机厂房里,员工们在每一个巡检点驻足,用“望、闻、问、切”的方式,对运行和备用的8台压缩机组进行检查,密切关注进出站压力、温度、分输压力、仪表风水露点等各项关键参数,每10分钟查看一次监控数据,每小时记录一次运行参数并进行数据比对,每2个小时对全站设备进行巡检,每4个小时记录一次压缩机关键参数。这样的工作量对于一个仅3个人的班组,用连轴转形容一点不为过。
西部管道公司按照“保民生、保重点、保稳定”的原则,针对各地区冬季用气高峰特点,从年初就开始着手安排冬季保供各项准备工作,精心开展电气、自动化和通信秋季检修工作,做好控制系统运行维护和关键设施备件储备工作,组织完成自控系统测试,保障安全仪表系统的可靠性。
轮南压气首站既是西气东输一线的龙头站,也是塔里木气源地的末站,被誉为“塔里木天然气的心脏”,一直担当着西一线冬季保供工作“桥头堡”的角色。9月开始,这个站提前制定冬季保供方案,强化日常设备维护,开展冬防保温大排查,给管线穿“棉衣”;同时,启动冬季保供设备维护、试运行等工作,加大备用压缩机组等关键核心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力度,让压缩机组时刻保持“热备用”状态。
在涉及天然气保供的每一个环节,相关单位都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各种措施,确保管网安全平稳供气。(整理丨吴莉 中国能源报记者)
上一篇: 大港油田储气库群采超1亿方气增京津冀蓝
下一篇: 平顶山市趔山电网侧储能电站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