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今年煤价并未出现大幅上涨,但煤炭行业仍保持了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国家统计局11月27日发布消息称,2018年1-10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923亿元,同比增长5.7%,实现利润总额2561.7亿元,同比增长10.7%。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煤价高位运行助推行业形势持续好转,但煤炭行业利润并不会持续升高,未来企业还需采取多种措施增强竞争力。
煤价维持高位是主因
自2016年开始,煤价“大翻身”,一改此前几年的低迷状态持续飙涨,由此带动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利润的大幅上扬。同样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1-10月,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利润涨幅高达628.8%;即使是2016年同期,增长也达到了1.1倍。而煤价较为稳定的今年,10%的利润增幅来自何处?
“主要还是今年煤价继续维持高位运行。”煤炭市场专家李廷告诉记者。
最新一期的环渤海动力煤指数显示,5500大卡动力煤价报收于571元/吨,环比上涨1元/吨。虽与年初的578元/吨并无太大变化,但总体处于高位;与此同时,中长期合同价格也保持稳定,自年初以来,动力煤中长期合同中5500大卡下水煤价格始终维持在“绿色”区间,前9月均价为560元/吨,10月价格为554元/吨。
除煤价仍处高位运行外,今年煤炭销量也出现明显增长。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今年前九个月,我国煤炭消费量约28.75亿吨,同比增加8400万吨,增长3%。
“今年1-10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保持增长态势,煤炭需求的基本面因素仍较强。同时,火电、水泥、生铁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也在增加,上述因素共同推动了全国煤炭消费量持续保持增长。”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表示。
持续增长难
那么,煤炭行业利润是否会持续增长?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对此均持否定意见。
“据气象部门预计,今年暖冬概率较高,10月电煤需求同比增速已明显回落,11月1-20日六大电厂煤耗也出现了10.3%的降幅,预计气候因素所拉动的电煤消费或将低于上年同期。”上述煤炭运销协会专家分析。
另有业内人士认为,实际上当前市场对于煤炭的预期正持续回落。一方面是煤炭供应向偏松方向发展,尽管环保和安全生产压力仍然较大,但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逐步显现,煤炭优质产能加快释放,煤炭供给将逐步宽松;另一方面,目前用户及中转港库存都偏高,需求上涨乏力。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28日,秦皇岛港、国投曹妃甸港、国投京唐港、黄骅港四港的库存合计达到1466万吨,比前日上涨了9.1%;沿海六大电厂库存虽较前日稍有下降,但可用天数仍较高,浙电甚至超过39天。
“下有电厂日耗季节性回升幅度较小,厂内库存仍然偏高,目前仍以采购长协煤为主,对市场煤采购积极性较差。”一德期货分析师曾翔表示,“目前煤市仍存诸多利空因素。陕西、内蒙古地区煤矿销售情况不畅,下游采购需求较弱,价格持续下调。同时,全国煤价只有环渤海价格‘一枝独秀’,其余地区保持稳中下跌趋势,虽然港口价格在涨,但实际需求并无太大起色。”
企业抗风险能力需提高
尽管整个煤炭行业整体转好,但对于不同煤炭企业来说,面临的形势却不尽相同。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当前煤炭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尤其是企业间盈利情况不平衡问题突出,该协会统计的90家大型企业中前5家的盈利占比超六成。部分企业扭亏并未脱困,而此前引起广泛关注的永泰能源深陷债务泥潭、贵州国源矿业破产重组等案例也成为这一观点的有力佐证。
在此背景下,记者注意到,近期已有多地通过不同方式谋求提升煤企抗风险能力。
11月19日,辽宁省能源产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辽宁能源产业集团”)挂牌成立,煤炭是其重要业务,在整合了抚顺矿业集团、阜新矿业集团、辽宁铁法能源、沈阳煤业集团、沈煤山西晋辽矿业公司等9家原省属国企后,辽宁能源产业集团共拥有煤矿31座,煤炭可采储量约为33.8亿吨,核定生产能力6525万吨。
“按照资本层、资产层和执行层三级管控体系,未来将打造煤炭、电力、煤油电热循环经济、新能源、现代金融和高端制造六个版块,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辽宁能源产业集团副总经理张冰对此次整合目标做出介绍。
不仅是辽宁,产煤大省山西也加快了省属煤企调整步伐。11月26日,山西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在省属国企混改项目新闻发布及推介会上表示,鼓励省属国企特别是煤炭企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并推出了18个煤炭混该项目,表示欢迎央企对省属煤炭集团进行重组。
“无论是兼并重组还是引入资本,对于煤炭企业来说,都是壮大实力的重要方式。在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企业也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必须主动谋求发展。”前述业内人士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