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8年国庆前夕中油管道搬入北京朝阳区安定路5号的恒毅大厦,关于“国家管网公司”是否成立早已毫无悬念。但是越临近,担忧就越多。
外界和油气公司内部的担忧存在于很多方面,其中一条是“协调成本”的增加。如何理解?以中石油为例。
中石油旗下各大油气田生产的国产气、中联油采购的进口管道气、进口液化天然气进入管道的配置方式,是“人工协调”。即由北京油气调控中心来协调分配内部各气源的入网指标。
管道资产剥离之前,中石油内部的运行模式是一体化的。其中蕴含的一条运行规则是——各板块“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比如说,中亚进口管道气价格倒挂下的亏损,可以通过成本低廉的国产气来平抑,从而实现整体层面的正收入;再比如,捆绑于门站结算价格的管输费的稳定收益,也需要和上游、销售部门来共同享用。
这就相当于一个有着紧密内部分工的协作体,各部门可能会有利好自身的“小算盘”,但总体上必须服从协作体的安排,偶尔会有内部协调上的矛盾,但并不对立。
单纯从国家基于地缘政治考虑而需要签订进口长协来说,产业链越长越有助于内部消化其中的风险波动,体量越大则可以增强面向市场的确定性。绵延几千公里的主干管道投资同理。管道从规划、建设、通气到负荷逐渐增长至具有经济性存在一个过程,要实现投资回报需要等待一个周期。前期管道建设阶段是纯粹的成本投入,这也是为什么省级管网往往会采用“管道+销售”的模式来运作,一大原因是销售利润可以为后续管道铺设提供资金支持。需要履行普遍服务的电网模式亦是如此。
那么“国家管网公司”组建之后,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
一种可能的情景是:当一体化时期内部的“人工协调”机制不再,上游油气田、中游管网公司和下游终端销售,都会最大化独自的收益。因为“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已经没有了。
上游各大油气田公司会考虑尽可能地增产创收,想办法增加进入管网的气量指标,不再由曾经一体化的集团发号施令之后,与进口管道气、进口LNG以及其他油气公司气源的入网配置谁来协调;中游管道作为独立存在的主体,在固定8%的投资回报收益率的情况下,会考虑做大成本,例如通过损耗、能耗这些可以自由量裁的指标来操作;终端的走向更具破坏性,并正在发生,昆仑能源与销售公司的合并是中石油应对管道资产剥离的无奈之举,由此带来的资源配置错乱,将对天然气消费市场形成打击。
以上三个环节追求独自收益的最大化,共同指向的结果必然是终端成本的抬升。曾经通过“人工协调”来内部消化的成本,不得不叠加体现在“外在终端成本”的增加。
也许你会说,之所以要推动改革,就是为了寻求设计一套机制,来实现“第三方”的公平中立协调。但实现这套机制的全社会总成本和代价,是否有所估量?
“人工协调”的配置方式虽然看起来有些老旧,也不如通过机制运行来得精巧、逻辑缜密,却是现行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不充分的情况下,相对实用的配置方式。也是与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匹配的生产关系。
理论上说,效率与公平不可兼得,既对立又统一。成立国家管网公司的初衷,是为了实现基础设施的公平开放。但坦白说,基于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现阶段的特殊性,我依旧认为改革更适合这个目标次序:成本>效率>公平。(周慧之)
上一篇: 泛在电力物联网激活电化学储能投资
下一篇: 油气对外合作项目取消审批 改为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