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无疑是资本市场今年最火的板块之一,不少上市公司宣布涉足燃料电池业务后,各路资本跑步入股,推动这些公司股价节节攀升。
同样,在4月16日的上海车展上,车资本记者注意到,除了重卡、客车等商用车企业外,不少乘用车企业首次宣布自己的产品规划中包括了燃料电池车,或者首次对外展出了燃料电池车。
但实际上,燃料电池乘用车在商业化道路上还要多久才能成功?现在还存在一定争议。
丰田纺织慎谈技术背后:中国资本追逐
“我们没有什么核心技术,设计图纸都是丰田的”,“不好意思,我们技术人员按规定不能加微信”。4月16日,在上海车展期间,丰田纺织一位氢燃料电池零部件讲解人员,面对车资本记者加微信的要求,以“规定不允许”直接拒绝,且他在言谈中一度“严防死守”,强调己方并不掌握氢燃料电池的核心技术。
丰田纺织之所以有这样“严谨”的态度,是因为这家公司供应了丰田首款燃料电池乘用车Mirai,而这款车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实现商业化的燃料电池乘用车。这样的技术对于中国车企来说,还是存在很大差距,这或许是丰田强调对技术和技术人员保密的原因。
“(氢燃料电池)这个领域现在不缺资本,但是产品端缺能够降成本的技术,上游又缺氢气站等基础设施。”一位车企人士在车展期间接受车资本记者采访时表示。
如果缺技术,那就到德国、到加拿大、到日本、到全球去挖技术人员。
据一位燃料电池从业者此前透露,伴随着中国氢燃料电池的火爆,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对巴拉德公司技术人员进行挖角,或购买后者的技术。加拿大巴拉德公司,号称是从1983年开始就一直致力于燃料电池的开发制造,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的全球领导者。
去年11月,潍柴动力(000338)通过全资子公司潍柴动力(香港)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以1.64亿美元认购加拿大巴拉德动力系统有限公司19.9%股份完成交割,正式成为巴拉德第一大股东。
这单交易中,中国买方潍柴动力主营的动力总成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重卡、客车等。而商用车,在业内人士看来,正好是氢燃料电池在技术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最有可能成功实现商业化的一个应用领域。
为什么说氢燃料电池最有可能在商用车领域成功商业化?在多位业内专家看来,一方面是按目前的技术,氢燃料电池整套系统很重很大,在乘用车上布置有难度;另一方面是氢燃料电池成本高,只有价格高的商用车才能吸纳这个成本;再者,燃料电池的能量密度等特性,更适合中长途、载重大的商用车。
另一个潜在原因是,对比丰田Mirai能够达到的技术指标,中国车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是中国氢燃料电池在乘用车方面难以实现商业化的一大因素。但是,反过来说,丰田Mirai这款车哪怕已经实现商业化,本身也受限于成本高、加氢站少等因素,仅在日本和北美有运营,且销量难以过万。
逐金燃烧电池:乘用车加码
但是,对于前面“燃料电池乘用车没办法商业化”的趋势判断,国内乘用车企业显然并不认可。从资本市场和今年上海车展情况看,相关资金也早已开始入场。
在4月16日的上海车展上,车资本记者关注到,除了福田汽车(600166)欧马可智蓝氢燃料箱式物流车、庆铃五十铃燃料电池车、丰田Mirai、东风风神AX7FCV、上汽大通G20FC、现代NEXO等此前市面上宣传已久的商用车或乘用车车型,还有不少乘用车车企首次对外强调将燃料电池纳入产品规划。
另一方面,从资本市场看,2019年年初至今,Wind燃料电池指数涨幅已经达到89.19%,其中涨幅较大的美锦能源(000723)、全柴动力(600218)、雄韬股份(002733)、雪人股份(002639)等,较年初股价都实现了翻倍。
其中,美锦能源的控股公司,交付了190辆氢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另外,该公司也于近期公告,与嘉兴管委会合作,拟成立氢能产业联盟,在嘉兴投资建设美锦氢能汽车产业园,规划用地2000亩,预计总投资100亿元。这种在氢能源上超预期的表现,使得公司股价不断攀升,美锦能源今年以来涨幅达438%。
雪人股份的公告则显示,目前已与国家电投等央企建立氢能产业合作伙伴关系,与清华大学氢能与燃料电池团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该公司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堆、空压机、氢气循环泵等产品已与宇通客车(600066)、金龙集团、潍柴动力、江苏清能动力、武汉泰歌汽车等整车企业展开合作。数据显示,雪人股份今年股价涨幅已近两倍。
4月12日上午,力帆股份(601777)与武汉泰歌在重庆签署战略合作,双方将携手在氢燃料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氢能乘用车开发及推广应用以及资本合作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据悉,首辆力帆氢动力样车最快将在年内亮相。受此消息刺激,力帆股份4月15日、16日连续两日涨停。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如何降低燃料电池系统的成本,如何加快布局加氢站、进一步降低氢气成本,是燃料电池车实现商业化必须解决的两大难题,而要解决这两点,对乘用车来说,或许会更加困难。
上一篇: 美国将结束伊朗石油进口制裁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