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夕,全国最小的国家高新区——深圳高新区正式迎来扩容。根据深圳市政府印发的《深圳国家高新区扩区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深圳高新区规划面积由原来的11.52平方公里扩大到159.48平方公里。
这个诞生了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迈瑞等诸多知名企业的高新区为何要进行扩区?此次扩区又将实现怎样的目标?
打破发展瓶颈 溢出更多创新红利
尽管面积在国家高新区里排名倒数,深圳高新区却一直是科技创新的“高产田”。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片貌不惊人的“弹丸之地”以占深圳市不到0.6%的土地面积创造了约11%的GDP,诞生了深圳市约14%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了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成为全国创新资源最为集聚、创新成果最为显著、创新氛围最为浓郁、创新环境最为优越的区域之一。在这里,上市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际专利的数量甚至超越了不少省份。
然而,寸土寸金的深圳高新区,也面临着发展空间严重不足的瓶颈。
一家做软件开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高博士告诉记者,他们非常想进入高新区的软件园,软件园的软件及服务外包培训平台、公共技术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和现代服务外包产业促进联盟是集人才培养、软件测试、技术支持、信息服务和政企互动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对企业发展非常有利。“可惜,我们盯了几年都没找到可租的场地。”高博士不无遗憾地说。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深圳高新区亟须通过扩大管理范围来拓展发展空间。
“将科教资源集中的南山园区、高新技术产业未来发展核心的坪山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基础雄厚的龙岗园区、高新技术产业配套完善且孵化载体较为集中的宝安园区和以改造更新提升产业能级的龙华园区等五个条件比较成熟的园区纳入深圳高新区范围,形成‘一区两核多园’的高新区发展布局。”
深圳科创委相关人士表示,此次实施扩区,正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深圳高新区和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示范和战略引领作用,促进“双区”联动发展,形成优势叠加效应,最大幅度提升改革效能,最大程度溢出创新红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广深港澳创新走廊的主要创新节点和产业高端化发展的重要基地。
并非“摊大饼” 保持扩大原有优势
此次扩容中,深圳高新区的面积一下扩大了14倍,这是否会让园区的核心硬实力和软实力被稀释,变成“摊大饼占地盘”?
面对这样的质疑,深圳科创委相关人士介绍,自创建之初,深圳就大胆创新,践行了一套完全不同于其他高新区的管理体制,被称为“开放式管理”模式,即不改变政府各部门原有职权,不改变原有审批链条。这里没有专门的管委会,却集全市之力共同支持高新区发展。同时,深圳以特区立法的形式,为高新区的产业用地、用房等空间资源配置进行了较为完善的制度设计,从高新区规划建设、项目入区、人才引进、资金支持、管理体制和政府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形成了覆盖自主创新体系全过程的政策链。
根据《方案》,此次高新区扩区的总体思路是,复制推广高新区的管理模式、发挥品牌优势,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产业布局和科技创新资源,因园施策,高水准建设各具特色的高新园区,以高新区辐射、引领自创区,促进深圳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方案》有六大举措确保高新区既扩容更提质!”深圳科创委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方案》提出的举措之一就是要建立完善发展规划和政策体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根据深圳高新区各片区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按照各有侧重、错位发展、良性互动的原则推动深圳高新区各园区协调发展,打造若干企业集聚、要素完善、协作紧密的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各园区独具特色、专业突出、竞争能力强的产业分工与协作新布局。
同时,深圳还将整合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创新资源,按照产业规划布局向各园区有针对性地协同配置,充分发挥创新资源对各产业园区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在深圳高新区各园区优先布局大学、科技基础设施、应用基础研究机构、诺贝尔奖科学家领衔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引导科技创新资源向深圳高新区集聚。
远近目标结合 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园区
中国源头创新百人会秘书长、深圳源创力离岸创新中心总裁周路明作为深圳科协原主席和科技管理部门领导几十年关注着深圳高新区的发展。他说,高新区扩区与深圳参与大湾区协同创新的目标是一致的,作为大湾区高科技产业的龙头,深圳需要有足够产业规模、生态多样性的创新载体来引领大湾区产业发展。
那么,应对产业空间的发展局限是否就是“一扩了之”,扩区之后,深圳高新区又将如何布局未来的高质量发展?
深圳科创委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按照《方案》,深圳高新区还设定了近期、中期、远期三大发展目标。近期目标是到2020年,深圳高新区的管理体制机制顺畅,发展空间得到大范围拓展,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持续提升,形成3到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稳固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第二的地位。
中期目标是到2025年,深圳高新区“一区两核多园”的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各项经济指标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态势;培育和发展互联网、生物医药及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形成5到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成长一批国际领先的龙头企业;高新区内PCT专利申请量占全市70%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60%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全市60%以上。深圳高新区的辐射带动和创新引领作用全面发挥,成为全市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强大引擎,广深港澳创新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远期目标是到2035年,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产业高端化发展的重要基地,广深港澳创新走廊的主要创新节点,深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引擎和关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创意之都的重要载体。